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首页> 经济频道 > 正文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来源:光明网2020-05-23 10: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 梁泽运 赵刚)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本·富兰克林

  预防胜过治疗,这是对公共卫生事业最好的注解。

  18世纪到19世纪,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行进着,英国人创造了技术和生产力进步的奇迹,建造了超越时代的城市生活圈。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当白金汉宫中的皇室,还享受着当时还是“新奇玩意”的抽水马桶时,伦敦的大街上早已是污水横流、病毒肆虐。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人口激增,使工厂、住宅、野厕共处一地;不健全的地下污水管网,造成排泄物无处可去。街道上的死水坑、成堆的垃圾、公共厕所的缺乏使得城市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细菌。

  水源污染、卫生意识差,使得传染病的传播如鱼得水,1831年-1854年,英国发生的三次霍乱大流行,其所致的人口死亡几乎每日都已一个令人“心惊”的速度上涨。

  在这种环境下,英国人痛定思痛,尝试通过立法改变现状。184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公众健康法:1848年公众健康法案(The 1848 Public Health Act),在英国议会通过。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1848年公众健康法案 来源:parliament.uk

  该法案第一次把疾病和恶劣的卫生条件联系在一起考虑。

  这也第一次让人们认识到疾病防治、居民健康,竟与我们平常勤洗手、修下水道、打疫苗等措施有如此深远的关联。

  然而,对于什么是公共卫生?中国人显然更有发言权。

  早在工业革命发生2000多年以前,中国秦汉时期的古人就有意识地创造了下水道“都厕”、洒水车等城市公共卫生设施。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西安西郊西宝疏导路出土秦朝下水道

  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国人已经能从系统性防治的角度,辩证地提出人们应该在疾病爆发前就加强预防,从公共卫生入手防治疫病。

  再到我们童年都吃过的糖丸,它的研制者顾方舟老人,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疫苗的研制和推广中,挽救了不计其数的孩子免受病魔的侵害,创下了中国免疫的奇迹。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糖丸疫苗

  在中国,公卫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严谨的医学知识,在疾控知识、社会管理、人文科学领域都要有所涉猎。现代的公卫事业,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内容都会牵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

  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流行病学、人口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统计学、卫生政策研究、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 都是公卫学生的必修课。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公共卫生事业,考验的不仅是医疗水平,更是考验社会组织能力。

  在新冠疫情之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更是兼具科技、统筹、动员能力于一体,成为了全球抗疫的新标杆,并与世界人民携手共克时艰,完美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在5月22日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强化基层卫生防疫。要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成为关注焦点。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历史上中国对疫病的认识和抗击措施,都展现出中华民族不愧是一个善于斗争的民族,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

  人民的健康,已经成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代表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陈静瑜:#建议将武汉封城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

  两会开幕,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注重人民健康、完善公共卫生体制机制成为全国两会的关注焦点。

  ......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新中国公共卫生模式

  ——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道路”

  中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要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么衡量强国?晚清的中国GDP占世界的1/3,但人民生活积贫积弱,个体的健康和尊严无法被保障,也难以称之为“强”。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科技的作为综合实力指标,最好的体现就是最后是不是造福老百姓。人民健康才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中国,曾被错误地认为是东亚病夫,百年战乱积贫积弱,什么都没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35岁。毛主席曾说:“中国那时是一穷二白”,但是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着人民健康。

  1950年8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上,中国就确立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为新中国公共卫生工作的三大基本方针,把共产党革命成功的经验应用到卫生领域,是世界上独创的卫生制度。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中国预期寿命走势(与印度、墨西哥比较)数据来源:WDI 200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先进医疗服务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展,1990—2000年这10年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68.55岁延长到71.40岁,增长2.85岁;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更是达到了77岁。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0年两会工作报告指出:

  “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给予扶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严格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安全。” 都是保障公共卫生的关键措施。

  中国的文化理念当中,孩子健康成长,老人颐养天年,谁都不能落下,这种文化理念下的新冠疫情防治,诞生了诸如“收治患者不漏一人”、“应收尽收刻不容缓”的中国模式。

  这与遵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西方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美国,养老院成为“重灾区”,在明尼苏达州和西弗吉尼亚州,养老院中死亡病例占据全州死亡病例竟高达80%。

  69岁的得州副州长帕特里克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竟称“国家经济比老年人生命更重要”。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4月29日,在美国纽约昆斯区的一家殡仪馆,装有遗体的纸箱摆放在房间里,准备运到外地。

  新中国,即使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都能推动健康政策,动员群众减少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这是我们的优势。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人均预期寿命(岁)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19年数据库)

  同时,在公共卫生防疫的“中国道路”上,你还能看到中医的身影。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中,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指出,在金银潭医院南一病区,两个多月时间里,累计收治158例病人,出院140例,其中中医辨证纯中药治疗出院88例,中西医结合出院42例,向世人展示了中医的超凡力量。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除此之外、AI影像诊疗、大数据检测病例、智能机器人无接触送餐等本次疫情涌现出的“黑科技”,不断提升着我们公共卫生水平的上限。

  借助科技,未来中国的公共卫生水平还将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只有经过严酷的考验 人类才能不断进步”

  「只有经过严格的考验,人类才能持续进步。危险的环境和危机感,才是促使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征服新事物的根本动力。」

  ——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

  作为时常关注人类科技前沿的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说的话同样在印证中国科技在公共卫生领域所作的贡献。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科幻小说插图

  在非典发生初期,我们公共卫生体系没能及时回应、处理种种传闻、突发问题,权威信息源出现真空,加剧了恐慌心理的传播。

  但经历非典初期的迷茫后,我们迅速从打击中回过神来,立刻组织起强有力的“反攻”。

  发热门诊、传染病医院、小汤山医院,一座座硬件设施拔地而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一项项政策接连推出,中国迅速占领抗疫“制高点”。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整修一新的小汤山医院

  而在今年抗击新冠疫情的决胜时期,信息技术正成为新的抗疫“撒手锏”。

  在拥有 9 万多名科技从业人员的中关村软件园,安全复工无疑是园区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这座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应用前沿,同样在用科技手段,践行着科学防疫的关键策略。

  AR 眼镜,1 秒识别入园车辆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在软件园区二期的岗哨,安保人员的“眼镜”有些特殊。

  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一副 AR (增强现实技术)眼镜。安保人员需要做的就是盯着汽车看,AR眼镜便会智能识别、抓取汽车信息,无论白天黑夜,只需1秒就可判断车辆是否符合防疫要求。

  大数据技术,严控楼宇出入口。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如何在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下提高入楼效率?

  如何实时监测人员健康状况及企业复工人流,科学统筹防控资源调配?

  疫情期间,中关村一项项“云端”高科技防疫措施火线上场,得益于智慧园区建设、大数据平台全局洞察和精准分析能力应用,所有进入办公楼宇的员工都需要扫码进入“疫情防控系统”,如果监测体温在 37.3° 以上,系统将自动触发预警,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

  所有扫码数据即时同步至大数据平台,入园人数、人流情况、员工健康状况等一目了然。这背后,是大数据及AI技术的完美结合。

  视角拉远,2012起,我国AI领域投资金额不断上升,AI医疗公司投融资情况逐步改善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基建,投资比重连年上涨。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数据来源:根据各地方政府网站整理

  预计2020年,全国仅5G新基建投资就有2467亿元,将带动约4840亿元的直接产出,带动1.2万亿的间接产出。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数据来源:信通院,中泰证券研究所

  5月2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是两会历史上首场采用网络视频形式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设置在发布台上的三块高清LED屏幕,通过5G网络的技术进行直播连线。

  参会记者可与发言人“隔空”问答,保证了社交距离的同时,更是展现了中国科技防疫的面面俱到。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参会记者可与发言人“隔空”问答

  这还只是小试牛刀,在更广阔的全国防疫“战场”,以5G、大数据、AI为代表的最新信息技术,正承担着更关键的防疫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建议要加快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在广东广州的市中心有一些城中村社区,历史悠久、人口密集。有的小区差不多有7万人,一个网格单元就有2万人,但是整个小区网格管理员只有7个人,

  “在疫情高发期,我们如果用传统的人工去测温,手工抄表,或者物理隔离等传统手段,肯定是不行的。”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这样强调。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全国政协委员刘伟

  今年2月份疫情高发期,广州市政府就在社区建立了一个智慧社区防护平台,用智能无感远距离测温和人脸身份识别的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同时,在后台,通过AI大数据,把整个小区人员进行大数据管理,投入小区管理的人力可以减少一半。

  这样超大型的社区,从疫情发展到现在,没有一例确诊病例。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广州城中村正在进行消杀工作

  在这场疫情之下,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工作精细化水平,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强智慧医疗体系建设,以5G远程医疗为通道,逐步推进发展网络医院,最终完成智慧医疗体系的全面建设,始终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一项项生动的事例都说明,在共克时艰的抗疫时期,科技的参与率空前提高,进一步表明了中国科技实力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大有所为。

  但在防疫科技之外,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也面临着一些人才方面的问题。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一流人才搞临床,二流人才干公卫?

  “10个研究生,跑了9个。” 5月8日,谈及公共卫生领域防疫体系建设,省人大代表、泸州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郑海三出示了一份自己的课题调研报告:由于报酬、职称晋升等方面落差大,某山区县疾控中心近4年来,按照特殊人才政策招聘的疾控中心人员,流失严重。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在公卫行业,一度有“一流人才搞临床,二流人才干公卫”的论调出现。人才短缺成为各地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之一。

  公卫行业平均薪酬,很多达不到求职者的心理预期。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数据来源:2020年公共卫生平均薪酬调查报告

  专业情况来看,国内没有开设公共卫生专业的高校,从现有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看,在大学专业各类目录中,尚没有列入公共卫生专业。但国内高校开设的预防医学专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与公共卫生专业的概念非常接近。

  但较低的就业前景,使大批的预防医学生,并非从事与公共卫生行业。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如何补上“短板”,让疫情防控更“耳聪目明”?代表委员认为,需要解好人才、科技的应用题。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委员表示:

  要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建立真正吸引优秀人才从医的机制。重要的是灿烂其职业前景,严格其培养过程。

  他同时建议,还要构建引领统筹整个国家医学研究大格局的国家级医学研究机构。

  王辰表示,21世纪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世纪,在医学的研究上,我们国家一定要从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上有个更深刻的考虑,而且要有个非常重大的现实行动。应当是构建一个国家级的、能够引领统筹整个国家医学研究大格局的国家级医学研究机构,并设立一个国家级的对医学、健康、科学基金。

从“糖丸”到AI诊疗 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如何做到“生命至上” | 数据看中国

  面对疫病,我们祖先没有被吓倒,而是众志成城,树立必胜的信心,展开了前赴后继的抗疫救灾活动。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只要我们发挥出智慧和潜能,依靠人民,灾难面前临危不惧,弘扬中华民族抗击疫病中形成的顽强精神,我们一定能战胜新型冠状肺炎,我们的民族将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 责编:冯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多种活动迎接国家宪法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首任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介绍了未来长征火箭发展的方向。
2024-12-04 09:15
该公司牌楼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11月25日正式投运,并在工程验收过程中首次应用无人机激光建模技术。
2024-12-04 09:13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实蝇类害虫的新型控制方式,从而提升我国果蔬产业抵御这类害虫的能力。
2024-12-04 09:12
协议紧扣“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共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
2024-12-04 09:07
2日,第29届亚洲种子大会在海南三亚召开,大会以“潮起亚太 种业辉煌”为主题,由亚太种子协会主办,将持续至6日。
2024-12-04 04:55
3日13时56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4-12-04 04:55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