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藏山南市扎杂村:在高原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生活
首页> 经济频道 > 正文

西藏山南市扎杂村:在高原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生活

来源:光明网2020-08-26 10:0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 乐通 赵金悦 李刚)3500米、4000米、4242米、4600米……

  在距离山南市130公里的措美县往高处继续行车1小时左右,一条平坦宽阔的大路进入视野,路的北侧是一排排红、蓝、白相间、具有藏族风格特色的庭院式楼房。眼前的画面和传说中村子原来的“脏乱差”完全不是一个样子。

  这便是高原牧区——措美县扎杂村的易地搬迁点。

  告别山上的旧房子

  今年,59岁藏族妇女昌宫一家迎来一件大喜事——加入扎杂村易地搬迁安置项目,成功搬进山下的新房子,开启全新的生活。

西藏山南市扎杂村:在高原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生活

  昌宫的新家 赵金悦/摄

  马路北边,门口放着两个长梯子的房子就是昌宫的新家了。

  一推开家门就是一个宽敞的院落,眼前几扇大气的落地窗十分抢眼,窗上倒映着远处的蓝天和白云,整个房子就像一幅油画。

  二楼是昌宫平时用来晒牲畜草料的地方,这里阳光充足,没几个小时,草料就干了,下雨也淋不到,手里有其他活也不用着急收。晒好的草料供给家里的15只羊和数头牦牛吃,这在过去已经是一家5口人的所有收入来源了。

西藏山南市扎杂村:在高原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生活

  昌宫在家里的二楼翻晒牲畜草料 赵金悦/摄

  昌宫一家原来住在比搬迁点高100米左右的陡山上,适合居住的面积非常有限,村民甚至要靠两家人共用一堵墙来节约空间。此外,石木结构、用泥巴混着盖成的房子十分不牢固,一旦有任何风吹雨淋,墙便起了裂缝。

  昌宫没有上过学,但她却一直坚持接送两个孙子上下学。

  那时候送孙子上学,山路陡峭,路上一个来回就需要30多分钟。昌宫的腿脚也越来越不灵便,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坚持多久。

  “现在住在山下,房子宽敞明亮,住在里面很放心。学校就在离家前面不远的地方,沿着大路走几分钟就到了,小孩子们自己走路去上学我也很放心。”昌宫说着这话,语气十分踏实。

西藏山南市扎杂村:在高原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生活

  昌宫家门口的大路,平坦宽阔,路上不时还有来往的车辆 赵金悦/摄

  迎接新生活

  高原上缺水。过去,昌宫一家人的生活用水都得靠她从离家500米左右的地方,用水缸“背”回家里。不仅耗时长,还浪费了很多劳力。“现在我们在家里可以直接用自来水了,很方便。” 昌宫说。

  村子里和昌宫一样参与搬迁的贫困户共计161户754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户70户266人,今年6月都已全部搬迁入住新房。目前扎杂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内水、电、路、讯、网等设施全部配套到位,同时还修建了1座污水处理站,群众不仅不用愁日常的用水需求,还不用再担心“无厕可上”的情况。

  搬家以后,昌宫还适应了一些新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上厕所有了专门的地方,夏天用水厕,冬天水管容易被冻住,我们就用旱厕”。

  每年4月至10月中旬,扎杂村的居民优先使用水厕蹲位入厕,后期再将净化后的水排放到天然草场;10月中旬至次年3月,居民可使用旱厕蹲位入厕,粪便排至每户居民的储粪池,居民结合生活产生的牛粪灰做成农家肥,撒在天然草场上,既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又让居民过上文明生活有了扎实的依靠。

西藏山南市扎杂村:在高原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生活

  易地搬迁前,昌宫和扎杂村的村民们住的旧房子 李刚/摄

  “我女儿现在在拉萨做一点生意,很久才回一次家,女婿白天去帮别人放羊。”背靠窗户坐在客厅沙发上,昌宫指着家中唯一的全家福说。“虽然现在女婿还是帮别人放羊,但是收入多了不少”,昌宫说,“以前帮别人放一天羊也就10块钱,现在放一天至少140块钱”。

  “现在我什么都不担心,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这样继续好好过日子就行了。”昌宫幸福又满足地笑着。

[ 责编:冯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丰南:新春游园引客来

  • 自贡:非遗贺新春 点亮中国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2025-01-16 04:15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发表。
2025-01-16 04:15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