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行走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发挥“实验田”作用 共谋京津冀协同发展“同心圆”
首页> 经济频道 > 正文

【行走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发挥“实验田”作用 共谋京津冀协同发展“同心圆”

来源:光明网2020-09-04 09: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 曹梦阳 赵刚)天津自贸实验区是我国北方第一个自贸实验区,天津自贸实验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地方特色,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中国天津自贸实验区是国家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决策,在推动天津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9月1日,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云座谈”上,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天津机场片区、天津港东疆片区的领导为大家介绍了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先行先试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唐中赋在会上表示,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将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加速推进自主创新。天津自贸实验区总体方案深改方案中70余项关于京津冀特色制度创新措施目前已经全部实施。

  另外,天津自贸区推出并实施了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措施,以及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方案,这些方案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京津冀国际贸易大通道。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探索口岸通关和物流流程综合优化改革,到二零19年底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下降了36.8和3.27小时。

  二是服务京津冀企业国际化经营。今年自贸试验区花卉发展本外币资金池F及账户等跨境投融资综合功能优势,着急打造走出去海外工程出口基地,央企创新型金融板块承载地和跨境投融资的枢纽,累计有81家央企设立了400余家创新型的金融主体。2019年承接了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项目超过了600个,新增市场主体中京津冀企业的数量占到了50%以上。

  三是服务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涉及到规模一百亿元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成立了京津冀众创联盟,成功实现了离岸租赁,国际保底物流,金融,医疗,健康素质竞技以及二手车出口等创新业务。我们促进了新经济,新动能,新模式的培育。

  四是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和试点经验的共享共用。天津自贸实验区签署了天津和河北自贸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的协议,合力在协同推进,制度创新,国际贸易,物流合作,大通关一体化等方面的一些深度合作等八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加快制度创新和实践经验复制推广,做好总结评估和复制推广工作,先后推出了178项可以向京津冀地区联动发展的经典案例。

  创新赋能不断探索 天津自贸区"试点经验"硕果累累

  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天津自贸区云座谈会上,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唐中赋表示,推动中国走向制度性开放是自贸试验区的使命之一,挂牌以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累计实施428项制度创新措施,向国家上报244项试点成果和创新实践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37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向全市和相关区域复制推广230项经验案例,发布65个金融创新案例。2019年,7项成果入选国务院第五批全国复制推广试点经验,2个案例入选国务院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2020年,10项成果入选国务院第六批全国复制推广试点经验,在为国家试制度、为区域谋发展中探索新路径,有力地发挥了国家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

  今年7月,国务院第六批全国复制推广试点经验一共37项,天津自贸试验区贡献了10项,集中体现了天津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贸易通关优化创新的工作成效。“‘融资租赁+汽车出口’业务创新”和“二手车出口业务新模式”,为汽车出口贸易提供了新思路。“保理公司接入央行企业征信系统”和“融资租赁公司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提高了企业的信用管理效能。“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创新”有效拓展了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保税航煤出口质量流量计计量新模式”,压缩了50%的海关作业时长,节约了1-2天。“证照‘一口受理、并联办理’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节约了企业的办证时间。“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模式”,优化了研发机构与制造业的分工,加快了医疗器械的上市进程。

  未来天津自贸试验区仍将担负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任,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扩大国际发展的大格局,加快中国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持续创新政策与制度体系,以渔新动能引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成为天津加快落实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带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高地。

[ 责编:张慕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 上海举行2025年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现场咨询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