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来源:光明网2022-09-24 09:00

  光明网讯(记者 李汶键 赵艳艳)9月22日,白鹤滩水电站8号机组顺利通过并网调试72小时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行,这是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的第12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左岸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距离百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更进一步。

  截至目前,白鹤滩已投产机组均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累计发电量超过410亿千瓦时。作为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共安装有16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研制、安装调试难度远大于世界在建和已投运的任何机组,被誉为当今世界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

  对于这座还没建完、就已包揽六项世界第一的水电站,你也许还不熟悉,但这颗长江流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实能打破你很多认知。

【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白鹤滩水电站(右下)与三峡水电站(右上)卫星对比图

【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来源:光明图片

  作为“世界在建最大水电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最亮眼的数据莫过于:等它完全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一天的发电量就可满足5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多年平均发电量可达624.43亿千瓦时,几乎可覆盖成都一整年的全社会用电量(以成都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为基准),同时带动我国水力发电总量上涨4.6%(以2021年全国水力发电量为基准)。

【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继三峡大坝之后,国家斥巨资再修一座这么大的水电站,到底为什么?

  首先,白鹤滩水电站修建近十年,花费1800亿,但其每天产生的电量价值上千万,其建设期间拉动四川省、云南省GDP增量大约分别达1530亿、1510亿元。

【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其次,时至今日,水力发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最关心的自然能源发电方式之一。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消耗约1968万吨,相当于少建近7座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煤矿,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160万吨,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起到积极作用。

【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此外,自清代以来,长江流域的洪灾影响范围就十分广泛,白鹤滩水电站最大泄洪量每秒4.23万立方米,用时6分钟可灌满整个西湖。它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三峡大坝的抗灾压力。

  2021年7月,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开始发挥以上效用,全线建成指日可待,但其落成绝非一帆风顺。

【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2016年8月22日白鹤滩大坝坝基。肖佳法/摄

【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2022年6月19日白鹤滩大坝全貌。肖佳法/摄

  “无坝不裂”一直是横亘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世界级难题。大坝的内外温差大就会造成大坝开裂,国外研发的传统低热水泥起步早,但始终未大规模应用。而国内的低热水泥研发虽然在“九五”时期才起步,但却已在三峡工程三期围堰、向家坝消力池、溪洛渡泄洪洞等工程中走向规模化。

【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2019年6月3日,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在浇筑施工。肖佳法/摄

  到了白鹤滩大坝建造时,整体浇筑低热混凝土803万立方米,体积超过3个胡夫金字塔。同时,几万支传感器埋入大坝体内,如同植入几万“神经元”,智能建造系统可以随时治疗大坝的“头疼脑热”,打破了大坝“无坝不裂”的历史,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图为白鹤滩水电站的百万千瓦机组结构、智能建造信息管理平台、建筑物分布图(灰色的是地上部分,彩色的是地下部分)。来源:《科学世界-白鹤滩水电站特辑》

  自1912年,我国借助德国技术完成了第一座水电站的兴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对一系列河流进一步进行开发,尝试自主修建更多水电站。一百年后,三峡水电站成为装机总量最大的“世界第一坝”,还被戏称为“印钞机”,不过它的发电量却并不总在首位。把三峡水电站与巴西伊泰普水电站的历年发电量做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都像被困住一般,其实是因为,发电只是我国建设水电站众多任务中的其中一个,防洪、抗旱、航运等等也很重要。每年汛期,三峡都会对发电进行管理,牺牲发电量,以确保长江两岸居民安居乐业。近年来运营慢慢调整,发电量一旦开始回升,就势不可挡。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曾表示,如果说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相当于我们的长江,那么它上游的密苏里河相当于我国的金沙江。密西西比河落差400米,长江落差约5400米,相差几十倍。尽管如此,为了航运和调控水资源,美国人还是在密西西比河干流上,建了29级大坝,比我国长江上多得多。

  “十四五”规划强调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要求推进重大引调水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

  如今的金沙江水系,除了白鹤滩水电站,还有乌东德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也都位于世界前列。高峡出平湖的奇迹一次次在我国长江流域出现,形成一张张我国水电引领全球的“国家名片”。

【卫星眼中的中国水电】6分钟即可灌满西湖!太空视角带你飞“阅”白鹤滩

来源:“中国三峡”官网视频资料

  鹤在鸟类中不算强壮,却能飞跃九天。作为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之一的白鹤滩水电站,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我们相信,它会为中华大地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潜能。

出品:光明网经济编辑部、图片事业部

统筹:宋乐永

监制:赵刚、季春红

摄影:肖佳法

文案:李汶键、赵艳艳

制作:李汶键

资料来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责编:张慕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奏响巴洛克室内乐

  • 新疆吐峪沟:古村落迎游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