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3·15”遇上“雷锋月”:送上反洗钱宣传“大礼包”
首页> 经济频道> 财经眼 > 正文

“3·15”遇上“雷锋月”:送上反洗钱宣传“大礼包”

来源:光明网2023-03-21 18:53

  2023年是第41个“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也是第60个“雷锋日”。当“3•15”遇上“雷锋月”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国际大厦支行、安华桥支行、崇文支行与合规部联合,走进建外社区、安贞和东花市街道为广大社区居民送上反洗钱宣传“大礼包”,弘扬雷锋精神,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一重礼包,弘扬雷锋精神,反洗钱宣传进社区

  在2023年3月2日,人行营管部和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在建外街道秀水社区联合开展“反洗钱、反诈骗、防范金融风险”的学雷锋现场宣传活动。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结合秀水街道地理位置和商户居民特点,利用趣味答题、打卡合影等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的形式,向驻点商户和往来群众介绍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刷单诈骗等常见洗钱犯罪手法,引导公众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本次反洗钱宣传进社区活动,向受众发放宣传折页和手册200余份,有效普及了反洗钱知识,有效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提示客户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社区现场宣传活动结束后,人行营管部的党员同志与中信银行国际大厦支行和北京分行合规部党支部的部分党员围绕“如何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的话题展开座谈研讨。

“3·15”遇上“雷锋月”:送上反洗钱宣传“大礼包”

  第二重礼包,维护消费者权益,反洗钱趣味答题防诈骗

  3月14日,中信银行安华桥支行联合北京分行合规部参加了由安贞街道举办的便民服务直通车社区活动,向所属街道社区居民宣传反洗钱和防诈骗知识。现场通过趣味问答和义务宣讲的形式,向街道居民和附近商户普及了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常见的金融诈骗手段,讲解了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的意义,吸引了诸多居民参与。参与答题的居民纷纷表示,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儿,遇到电话借钱和公安要求转账等事情,第一时间报警或者找银行核实是最正确的操作。中信银行摊位人头攒动,引起了安贞街道办事处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关注,活动承办方及监管部门对中信银行北京分行认真履行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宣传反洗钱知识的做法表示肯定。

“3·15”遇上“雷锋月”:送上反洗钱宣传“大礼包”

  第三重礼包,反洗钱知识小课堂,情景互动印象深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北京分行合规部和中信银行崇文支行组成联合公益服务志愿队,开设“反洗钱知识小课堂”,向东花市街道的居民普及电信诈骗、网络贷款诈骗和非法集资等常见骗术的识别方法。“反洗钱小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增强安全意识,防范金融诈骗”主题,以反洗钱三句半开场,反洗钱基础知识讲座中设置趣味答题和情景剧环节,与社区居民开展深入互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举手发言踊跃,参与互动积极性高,精彩之处掌声、笑声不断,现场受众反响热烈,有的嘉宾大声直呼这是他上过最有趣的一堂课。该活动被东花市街道“花伴儿”APP和融媒体等多家平台同步报道,两天内点击量达到超过6000次,为更多人敲响警钟。

  反洗钱宣传活动是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方法的有益尝试。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将始终牢记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使命担当,将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切实做好反洗钱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杨帆)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冰天雪地迎新年

  • 深圳年味渐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2024-12-30 03:50
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2024-12-30 03:50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2024-12-30 03:50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2024-12-28 18:09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