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民航业进入增量提质关键期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民航业进入增量提质关键期

来源:经济日报2023-07-31 09:41

  C919首个商业航班东航MU9191安全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魏 萌摄(新华社发)

  今年以来,我国民航业持续复苏向好。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全国民航年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民航局局长宋志勇表示,上半年,我国民航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高效统筹安全运行、恢复生产和疫情防控,行业运输生产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重要领域深化改革稳步推进,民航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各项专包机和重大运输保障任务圆满完成,民航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下半年,民航恢复发展进入增量提质的关键期。要正确判断民航发展趋势,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宋志勇说。

  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上半年,民航业运输生产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31.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84亿人次、货邮运输量327.6万吨,为2019年同期的84.6%、88.2%、93.1%。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秘书长朱耀春认为,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为民航业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提供了基本支撑。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认为,从内因看,由于国际民航市场尚未完全恢复,大批运力转投国内,在增加供应的同时也加剧了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部分国内民航市场需求。从外因看,疫情管控平稳转段,国内旅行需求得以释放,国内旅游、探亲访友、求学就医以及部分公务商务方面补偿性出行需求旺盛。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占芬认为,上半年,我国民航业运输生产恢复的主要驱动力来自需求复苏。除疫情管控平稳转段的利好外,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是民航恢复发展的重要基础。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5%。

  “在内外需稳步恢复和结构优化的牵引下,民航业供给保障能力有序提升,机队规模较2022年底增加70架,枢纽机场持续放量,航班时刻管理不断优化。供需适配性的提升有力推动了航空运输市场恢复。”占芬说。

  提高供需适配度

  当前,民航业恢复发展进入增量提质关键期。宋志勇表示,要继续坚持把稳中求进作为下半年行业运输生产的主基调,结合增长速度、市场结构、供需平衡等方面特点,航空企业要加强分析研判,科学引进运力,优化航线布局,统筹好运力供给和市场需求。民航局相关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供需适配度,避免资源虚耗,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民航业进一步恢复发展,要从几个角度精准发力。

  首先,要优化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实施分类差异化管控和精准化调控,持续做好航空物流保通保畅,进一步发挥通用航空服务民生、拉动消费的作用。

  上半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公布。《条例》对无人驾驶航空器从设计生产到运行使用进行全链条管理,着力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及相关活动管理制度体系。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经营管理学院副院长綦琦认为,要关注低空旅游和航空运动等通用航空消费端,在传统景区、优质旅游地等推出低空旅游产品,满足旅游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

  其次,要进一步扩大航空运输市场,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为战略基点,鼓励企业精耕细分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干支通、全网联”工作,全面推动民航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占芬建议,要立足长远,围绕战略定位拓展优化民航网络,提升重点城市间航空运输通道承载能力,打造民航骨干网。通过模式创新,深挖下沉市场潜力,构建普惠均衡的基础网。加强融合发展,通过与高铁等综合交通融合延伸服务范围,实现共生共赢;通过航旅融合丰富服务产品,拓展发展空间;通过与区域经济及产业融合完善民航业发展生态,增强民航产业发展韧性。

  朱耀春认为,为了鼓励企业精耕细分市场,要推动差异化竞争。要支持推动大型骨干航空公司围绕各自核心市场,聚焦中远程商务旅客,打造空中快线,鼓励中小航空公司大力开拓中小城市航空市场。调整优化补贴政策,加大对大型骨干航空公司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支持力度。

  推进“干支通、全网联”工作的关键在于支线运输和通航短途,要降低支线运输和通航短途的运行成本。綦琦建议,鼓励并试点航空公司探索执飞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增加经营主体数量,激发民航市场活力。

  再次,进一步推动国际航班恢复,务实推动、积极参与双边航权拓展和区域民航合作交流,扎实推动“空中丝绸之路”高质量建设。

  当前,在国际航线恢复过程中,仍面临航权、境外机场时刻资源和地面保障等方面限制。占芬建议,下一步,要加大对关键资源的对外协调力度,争取在与外航对飞的航线上获得对等的航权、地面资源和时刻资源的保障。“一方面要完善关键资源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完善航线航班管理制度。”占芬说。

  牢守安全生产生命线

  安全是民航业发展的生命线和重要前提。朱耀春表示,上半年,民航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资质能力建设,坚决防止超能力、超裕度组织生产运行,民航安全态势总体平稳。

  与此同时,民航局按照“安全第一、市场主导、保障先行”原则,科学研判运输市场恢复态势,基于动态安全评估结果,对航空公司和机场运行量进行分类差异化管控,根据承运人数量和客座率等指标,对部分航线实施精准化调整,为民航业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提供了基本保障。

  “要清醒看待安全形势,加强各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注重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确保行业综合安全保障能力与生产运行相匹配,进一步巩固加强安全基础,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推动各方形成合力,维护民航安全运行环境。”宋志勇说。

  下半年,民航系统将加强安全管理,推动企业发展速度、规模与安全管理能力相适应,进一步发挥安全管理体系效能,提升从组织、系统层面统筹消除安全隐患的能力。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生产组织、人员培训、资源保障等方面运营管理工作,使管理模式、管理能力与规模化生产经营相适应。(崔国强)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