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3中国经济半年报】铁路年中“成绩单”折射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2023中国经济半年报】铁路年中“成绩单”折射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来源:光明网2023-07-31 19:10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7月以来,多组上半年铁路运行数据陆续“出炉”: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国家铁路发送电煤7.77亿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641列……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铁路运行各项指标呈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表明,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 文旅市场彰显“流动的中国”

  7月24日,满载着596名旅客的Y406/407次旅游专列从成都东站缓缓驶出,前往目的地库尔勒站——这是四川暑期开行的首趟深度全景新疆旅游专列。四川成都铁路国际商旅集团有限公司西南铁旅计调组经理曹珩介绍:“我们提前与当地景区沟通对接,采取预约、错峰等方式组织旅客游览景区,并专门设计了不赶时间、行程非常合理、不走回头路的线路,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

【2023中国经济半年报】铁路年中“成绩单”折射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2023年6月29日,“大运号——成都都市圈旅游主题列车”C3346次从成都东站开往雅安站,标志着首趟“大运号”旅游主题列车正式在四川成都上线运营。(胡志强摄/光明图片)

  今年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向好,文旅市场恢复增长势头强劲。铁路部门大力开行旅游列车,增加通达重点旅游城市的运行线路,打造熊猫专列、呼伦贝尔号、京藏号、阿勒泰号、敦煌号、梅河号等精品旅游列车品牌,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助力旅游经济发展。上半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9311列,较2019年同期增长11.4%。

  同时,铁路部门积极适应客运市场需求,优化区域客运产品。今年3月,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推动下,上海铁路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成立“乐游长三角”旅游专列联盟,依托长三角富集的铁路纽带和沿线城市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出系列产品,与江苏盐城、浙江嘉兴和衢州、安徽六安和淮北等城市推出旅游专列线路。“在游客互送的基础上,相关合作也将促进城市推广、消费复苏和文化交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介绍,上海正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文旅资源串点成线,推动资源更高效配置,助力提升长三角地区文旅供给品质,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文旅统一大市场,促进长三角地区文旅消费循环加速。

  当前正值暑期,研学游、亲子游、避暑游等出行需求旺盛,各地客流保持高位运行。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假期,铁路都迎来客流高峰,铁路客流量已经整体恢复至常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数据显示,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其中4、5、6月份旅客发送量快速攀升,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7.6%、5.6%、4.8%。4月29日发送旅客1966.1万人次,创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为引导和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铁路部门抓住有利契机,紧贴市场需求,通过打造“铁路+旅游”“专列+专线”等文旅产品,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为激活旅游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

  国家铁路运输电煤7.77亿吨 保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掉链”

  7月27日,满载煤炭的82211次列车从浩吉铁路江陵站开出,经当日投入使用的第六条企业煤炭疏运专用线,将4240吨煤炭直接运送到生产企业。浩吉铁路是国家“北煤南运”最长的煤炭运输战略大通道,主要为湖南、湖北、江西等华中地区提供能源保障。入夏以来,全国多地气温持续走高,居民用电和企业生产用电需求进一步增长,如何确保煤炭能够及时运出成为当下电煤保供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3中国经济半年报】铁路年中“成绩单”折射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2023年7月28日,一列满载煤炭的货运列车奔驰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的通(通辽)霍(霍林河)铁路线上。李季春 张雪/摄

  铁路部门充分发挥铁路煤炭运输骨干作用,用好大秦、唐包、瓦日、浩吉、兰新铁路等北煤南运、西煤东运主通道,持续增开货物列车,提升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煤炭主产区外运能力。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0.53亿吨,同比增长1.6%;其中电煤7.77亿吨,同比增长13.1%。截至6月30日,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8076万吨,可耗天数达30.6天,保持较高水平。

  同时,充分发挥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两级保供办作用,与地方政府和重点发电企业加强沟通联系,动态掌握存煤情况,精准增加运力投放,对电煤运输需求优先满足。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就积极开辟电煤运输“绿色通道”,通过实时盯控电煤供、存、耗、卸各环节,动态跟踪管内58家铁路直供电厂煤炭到达总量,掌握企业的电煤运输需求。按照“优先批车、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放行、优先卸车”的原则,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采取优化作业环节、压缩技术站中转停留时间、阶段性调整作业班次等措施,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煤炭保供。

  电煤保供,是铁路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随着我国铁路网的日益完善,铁路部门立足于社会发展与民生所需,通过上百项涉铁项目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力争打通电煤运输的每一个“阻滞”节点。同时,通过扩大运输能力、深挖运输潜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人民创收,切实满足企业和民众货物运输需求,更好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构建发展新格局。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李传光表示,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整体好转”的特点,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保障。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000列 为外贸“朋友圈”扩容增添新动能

  7月7日,搭载着汽车零配件的“澜湄蓉欧快线”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首发。该趟班列由泰国罗勇始发,经中老铁路接续中欧班列发往匈牙利布达佩斯,不仅实现了中老铁路与中欧班列的联线贯通,还构建起了一条全新的亚蓉欧大通道。物流运输时间最快缩短至15天,较传统海运可节约一半以上时间。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琨表示,“澜湄蓉欧快线是东南亚与欧洲市场相关联的高性能通道选择。不仅时效性方面明显提升,在经济性方面,该快线直达欧盟各目的地,较传统的海运线路而言,贸易企业可节约物流成本1000美元/40尺箱以上。同时在稳定性方面,全程定时、定线,按图定时刻开行,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常态化的新通道。”

【2023中国经济半年报】铁路年中“成绩单”折射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2023年7月29日,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从义乌西站开出。金辰/摄

  随着我国外贸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中欧班列跨境运输需求旺盛,开行数量强劲增长。国铁集团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随着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从义乌西站开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10000列,较去年提前22天破万列,累计发送货物108.3万标箱,同比增长27%,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同时,国铁集团完成了一批铁路口岸及后方铁路通道补短板项目,提升中欧班列通道运输能力,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宽准轨接发列车线路增加至30条,实现宽轨场、准轨场、换轮库、边检场“四场合一”,提升了作业效率;满洲里口岸新建国际货场投用,中欧班列日换装能力由420标箱提升到840标箱。目前,中国境内已铺画时速120公里的中欧班列运行线86条,铁路部门对中欧班列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确保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各大铁路口岸站对中欧班列实行优先办理,与海关、边检强化沟通协调,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江西赣州开行的中欧班列,让赣州市南康区家具厂跨境业务成倍增长,吸引带动格力电器、大自然家居等企业落户南康。广西柳州今年始发的中欧班列货物中,重型机械占97%以上,助力“广西制造”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欧班列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有效扩大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往来,深化了国际产能合作,加速了要素资源跨国流动,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铁路完成营业性货运量25亿吨,同比增长0.6%;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同比增长6.9%。这份亮眼的铁路“年中成绩单”,折射着“人间烟火气”的回归,映照出流动中国的蓬勃朝气。

  铁路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经济的持续向好,铁路部门还将提质提效服务保障,加强国际铁路合作,努力确保民众便利出行、物资畅通,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坚实助力,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卢龙: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罗甸:做热“亲水”夏日品牌 促全域旅游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