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增强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增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8-14 09:39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均有增加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县通过产业政策扶持、梯度培育、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等措施,帮助“专精特新”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图为工人在承德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智能输送机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忙碌。

  王立群摄(新华社发)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069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正进一步增强。

  信贷资源更多流入实体经济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200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1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70亿元。

  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亿元,同比少增389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9亿元,同比少减798亿元。

  “虽然各月间数据的波动性仍大,但今年以来整体信用扩张力度较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历史低位;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1%,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今年前7个月新增贷款同比多增1.67万亿元,说明前7个月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去年同期均多增,这意味着政策力度不减。社会融资数据也反映出金融信贷资源更多流入了实体经济。

  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

  从7月当月表现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环比均明显回落。数据波动怎么看?

  一方面,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多家市场机构分析指出,7月通常是信贷投放的“小月”,数据环比下降有正常季节性波动的因素。另一方面,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5.73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2.02万亿元,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3.05万亿元,6月信贷规模冲量高增长,会显著加大月度之间的新增贷款规模波动。

  需求不足也是7月信贷回落的重要原因。“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季节性效应、前期信贷投放节奏较快、有效信贷需求仍不强以及银行降价促投放空间不足等影响下,7月新增信贷重回低位,信用扩张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亟需加强。”温彬认为。

  多位分析师还提到,政策传导仍需时间显效。7月底以来多项稳增长政策出台,但传导到信贷需求还需要一定时间。当前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正在加大,三季度信贷整体上有望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多增。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给市场注入信心。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等,有望对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形成贡献。

  精准有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7月金融数据也不乏亮点。7月末,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广义货币(M2)余额、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0.7%、11.1%,保持在高位。后续中国人民银行如何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强新增长动能,成为各方关注重点。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近日表示。

  针对市场关注的降准、降息问题,邹澜说,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都具有投放流动性的总量效应,需要统筹搭配、灵活运用,共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邹澜还表示,近年来企业贷款利率下降成效明显,未来还将继续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时,要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支持银行合理管控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伴随政策筑底和经济蓄力,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望逐步得到改善,驱动后续信用稳定扩张和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并进一步增强经济稳步回升的动能。”温彬说。(李婕)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攻坚 京西筑通途

  • 大桥飞架入“云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