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新谋变“火出圈” 老字号焕发消费新活力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创新谋变“火出圈” 老字号焕发消费新活力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3-09-28 10:20

  秋风送爽,最是好时节。当中秋遇上国庆,节日消费掀起高潮。走访商场、步行街等消费场所,记者发现,不少老字号纷纷推出了花样月饼、中秋礼盒等,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成为节日消费的新亮点。

  事实上,近年来老字号创新步伐一直在加快。稻香村月饼体验店、全聚德中轴食礼以及茅台的一系列跨界联名产品等频频亮相,一些甚至“火出了圈”。业内分析认为,老字号的创新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也是老字号长远发展的关键。

  位于北京东四北大街的稻香村“零号店”里,花样新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排队购买。“今年的月饼礼盒‘京秋月韵’卖得特别好,12块月饼涵盖了滇式、广式、苏式、京式‘四大邦式’,一个礼盒就可以体验四地中秋风味。”北京稻香村副总经理石艳告诉记者,这款月饼礼盒中的“合家欢”受到大家欢迎,从9月中旬起,店里顾客明显增多。

  不只是稻香村,全聚德的月饼礼盒也别具特色。“来全聚德尝一尝烤鸭,没想到能买到这么漂亮的礼盒!”记者在北京前门大街全聚德首店看到,不少来打卡美食的消费者还买了月饼礼盒。店里服务人员介绍道,今年全聚德的月饼主打传统京剧元素,这款“国粹系列月饼”透露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跟中秋赏月更搭配,受到了消费者喜爱。

  惊喜不止于此。吃完接着逛,在首店右前方不远,就是全聚德的文化体验店“中轴食礼”。临街店铺以古色古香的老招牌配上玻璃橱窗,彰显着古典与潮流的碰撞。走进店里,屋顶长达15米的红色“卷轴天花”贯穿南北,12处中轴线上的建筑景观抬眼可见,与“中轴食礼”的文化表达相契合。

  这里的招牌产品是“一口吃遍北京城”的京式下午茶,既有缩小版的门钉肉饼、驴打滚等32种经典京味小吃,也有慕斯、小甜鸭等8种新式甜品。“颜值太高了,环境也不错,没想到老字号变得这么洋气了。”正在用餐的顾客忍不住赞叹。

  节日消费、地标打卡等只是老字号创新的一部分。全聚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周延龙向记者介绍,全聚德依托百年老字号的传承底蕴,不断推陈出新开拓新消费市场,“人”“货”“场”多元发力,同时推进数字化转型。他举例,近几年,全聚德一直在探索新的传播方式,亲密接触自媒体大V,丰富萌宝鸭IP衍生品,打造“萌宝星厨”传播矩阵等。一系列变革也获得了市场认可,促进了经营业绩的恢复。全聚德集团最新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06%,实现翻番。

  稻香村则试行“一店一策”的经营发展战略,根据门店地理位置、文化背景、消费人群等不同特点,陆续打造了7家特色门店,零号店是其中一个。石艳对记者说,“在零号店,我们除了做一些更有传统味道的糕点外,还尝试一些新品类,比如牛舌饼味的奶茶、二八酱味的冰淇淋,还有枣花酥的抱枕和冰箱贴等,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消费者来打卡。”

  这些也成为老字号创新谋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老字号创新步伐一直在加快,跨界联名、打造年轻化产品矩阵、与知名网络IP合作等实践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陈文对记者说,创新已是许多老字号的共识。以餐饮业为例,许多老字号都在尝试更多业态,将更多元素融入到餐饮之中,而食品加工类的老字号则尝试开出餐饮门店,面向更多C端用户。

  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中华老字号1128家、地方老字号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从行业看,这些老字号广泛分布在食品加工、餐饮住宿、居民服务等20多个领域,既有柴米油盐,也有琴棋书画。从规模看,全国老字号年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民族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市场快速变化的今天,老字号的发展面临机遇,也受到挑战。陈文分析,在新时代,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民族企业、民族品牌的认同感正在不断增强,为老字号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如老品牌、老技艺,以及长期积累的好信誉、好口碑。但一些老字号的不足往往也源于“老”,可能存在观念老化、机制老化、产品老化等问题。

  如何适应时代需要,挖掘老字号“老”的优势,让其焕发新的活力,成为政策着力点。2022年3月,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鼓励老字号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营造消费新场景。今年初,商务部又会同多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提出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守正创新发展。

  地方上也在积极推进。例如,日前,北京发布《进一步促进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老字号走出去等“十大行动”、30项举措、四大保障措施,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方案还提出具体目标,到2025年,北京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将更加完善,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

  展望未来,业内专家表示,老字号要焕发新活力,就要用好政策,紧跟时代步伐。“老字号的创新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要接轨现代生活方式。过去的消费观念是追求物美价廉,注重实用性,现在大家追求品质生活,更注重审美、创意、独特,同时也追求成为社交话题的引领者,这些都是老字号的变革方向。”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对记者说。

  赖阳提出,数字化是不可忽略的时代背景,在互联网影响下,能够让一款产品瞬间火爆全国,形成一种抢购风潮。他同时强调,制造热门话题要将老字号的独特底蕴、技艺传承与时尚价值融合创新,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在引领消费风尚时,也让老字号“常青”。(记者 王文博 实习记者 陈涵旸 实习生 万晶晶)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燕赵”粮仓春耕正当时

  • 西宁至成都铁路四川段首座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近日,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喆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白宏震、汤谷平教授及海洋学院王楠副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5-03-14 09:3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白洋团队13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构建首个作物根际细菌基因组数据库以及作物根际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2025-03-14 04:10
我出生在安徽寿县农村,幼时目睹父老乡亲缺医少药的困境,长大后便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2025-03-14 04:25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