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0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势头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10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势头

来源:经济日报2023-11-16 09:3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两方面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持续恢复向好的势头,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继续显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当前外部压力仍然较大,国内需求不足制约仍较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一些领域风险隐患需要高度关注。下阶段,要着力扩大需求、提振信心、防范风险,努力推动经济在固本培元中持续回升向好。

  多数经济指标增速回升

  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农业生产形势较好,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工业增长有所加快,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10月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多数行业和产品增速回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扎实推进,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工业经济呈现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表示。

  市场需求持续恢复。从消费看,市场销售增势良好。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前10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比前9月加快0.1个百分点。

  从投资看,规模继续扩张,结构继续优化,补短板锻长板投资持续增长。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明显高于全部投资,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3%。“当前政策面对民营经济、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从历史经验看,这些措施都会有效提振制造业投资信心,短期内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稳中有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

  前10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比前9月回落0.3个百分点,总体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状态。刘爱华表示,从年初以来,相关部门及早下达专项债券额度,适度扩大专项债券资金的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的范围,持续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在各项政策作用下,投资潜力将得到逐步释放。

  新动能持续增长。高技术和智能制造业发展向好,10月份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规模以上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2%和53.2%。新能源和新材料产品快速增长,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7.9%,太阳能电池增长62.8%,多晶硅增长54.1%。

  价格低位运行将逐步缓解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如何看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物价形势?刘爱华表示,10月物价走势具有季节性、结构性特征,从总体看,核心CPI仍然保持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供给和需求指标都在持续改善。

  首先,物价结构性特征明显。食品价格降幅扩大是带动价格水平回落的主要原因。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与近10年平均为持平的季节性水平相比降幅较大,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4个百分点。从同比看,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食品价格的回落主要受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较充足,以及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从非食品价格看,涨幅比较平稳,非食品当月上涨0.7%,涨幅和上月相同。

  其次,核心价格总体稳定。10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持平。前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其中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和前9月持平,价格总体还是比较平稳的。

  此外,影响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趋于改善。刘爱华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整体上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恢复,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综合这些因素判断,下阶段价格低位运行的状况将逐步缓解,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经济向好态势有望延续

  展望下一阶段中国经济走势,刘爱华表示,前10月经济保持持续恢复向好态势,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随着宏观政策效应继续释放,需求改善对生产带动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加之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经济有望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首先,消费拉动在逐步增强。今年以来,各方面积极落实促消费政策举措,激发了全社会消费潜力和活力。

  其次,供给基础在不断夯实。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恢复,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趋于活跃。

  再次,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态势明显,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新产品、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增强。

  近期,各部门、各地区根据经济动态变化,出台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宏观调控的组合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保障。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从目前节点与内外形势看,宏观政策需要兼顾逆周期调节与跨周期调节。国内需求将延续修复态势,宏观政策效果仍有余力,加上前三季度经济奠定基础,全年经济表现或略超目标,经济质量稳步提升。(熊丽)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攻坚 京西筑通途

  • 大桥飞架入“云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