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难中求成、极为不易的一年。这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慈湖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和“七未”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大力开展“双十攻坚、百日竞赛”专项行动,围绕“五大”要求和“六破六立”大学习大讨论,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和环境提升,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坚持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加快推进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制定《招商引资项目评审暂行办法》,出台《慈湖高新区招商引资暂行规定(修订版)》,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科学性、规范性。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开展以商招商、内引外联,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
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七未”项目集中攻坚。2023年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27亿元,完成率109.33%,开工深马产业园等项目40个,竣工瑞斯康达等项目29个。
奋力推进科技创新。以国家级双创基地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创新生态体系建设。高新区获批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科新材料备案首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全省首笔“创新积分贷”在高新区落地。2023年实现研发投入增长22.1%,净增高企28家,总数17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61家;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38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3家、市级创新平台5家;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70.1%。
强化科技创新联动。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双创基地发展良好并备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马钢表面与宁波大学合作项目参与第二届科交会十大科技成果集中签约,承办省科技厅首场“长三角高校院所行”专场活动。深化区域更多合作。对标南京滨江开发区、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锻长补短,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加强与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区的交流互访,深化对接合作。
坚持绿色发展,园区品质持续提升
狠抓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全域排查、全面治理、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提升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序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23年全年清理散乱污企业24家,慈湖站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4%,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是全市国控站点中唯一实现PM2.5、PM10“双下降”的。加快实施路网整改修复工程,2023年全年基础设施投资达2亿元,园区硬件环境进一步优化。
积极创建绿色园区。持续推进循环化改造,加快推进无废园区创建,有序推进“双碳”行动,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鼓励企业绿色发展,做好存量优质传统企业的环保改造提升,以及落后企业的淘汰更新,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增省级绿色工厂1家、市级绿色工厂3家。
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全力开展高压线廊综合整治、新材料产业园等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工作,启动太来片区、上湖片区综合整治,着力提升区域环境面貌,提高园区承载能力。2023年共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1304.11亩,完成目标任务的434.7%。
聚焦便企惠民服务。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活力,2023年全年发放3轮消费券,合计金额650万元。加大乡村振兴工作投入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3年超额完成便民停车等5项暖民心行动任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落实领导干部包案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梳理排查,联合法院等部门全力稳控、积极化解,全力保障园区形势平安稳定。
突出抓好产城融合提质
结合马鞍山城北发展规划,着力跟踪推进慈湖河路北延和慈湖过江通道等工程,加快协助推进宁马高速“四改八”和宁马城际工程施工。落实“产城一体”总体布局,结合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努力改观和全力提升园区硬环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报上湖片区EOD项目,结合高压线廊整治、宁马城际重大基础设施保障等重点工作,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力争205国道沿线、宁马城际慈湖站周边、化工园区、葛羊路沿线环境明显提升改观,太来片区、上湖片区治理初见成效,腾退土地2000亩。探索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实现土地全生命周期监督服务。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上湖安置房建设,完善区域道路设施。加快推动企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化环境污染防治,落实突出环境问题巡察整改,大力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开展全域综合治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全力创建“最干净城市”。(高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