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31省份亮出全年经济成绩单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31省份亮出全年经济成绩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2-06 09:35

  各省份2023年GDP全部实现正增长,增速多位于4%至6%区间——

31省份亮出全年经济成绩单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GDP达到10116.4亿元,成为GDP“万亿城市”。图为常州中华恐龙园。新华社记者 李 博摄

  近期,全国31个省区市相继发布2023年经济成绩单,并公布新一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GDP超13万亿元的省份,江苏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首位,全国城市“万亿俱乐部”又添2个新成员……各地经济年报亮点频现,成为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生动注脚。

  全部省份GDP实现正增长

  截至1月31日,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全部出炉。这是一份看点满满的成绩单——

  你追我赶热情高。31个省份GDP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西藏自治区和海南省GDP分别以9.5%、9.2%的速度领跑全国;内蒙古自治区GDP增长7.3%,排名第三。此外,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吉林省、重庆市、山东省、四川省、浙江省等GDP增速也在6%以上。多数省份GDP增速位于4%至6%这一区间。

  规模迈上新台阶。广东省GDP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速达4.8%,经济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民营经济活力足、韧性强的特点,在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呼之欲出:过去一年,广东省经营主体突破1800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000万户;企业数量超780万户,占全国总数的1/7。总量列第二的江苏省GDP超过12万亿元;排第三的山东省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排第四的浙江省GDP首次突破8万亿元。

  高质量发展成色足。山东省连续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最好省份,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5个,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2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4.5万家。作为全国超大特大城市中的两颗明星,“年报”里的京沪依然耀眼:在京登记落户国际组织机构增至115家、新增5G基站3万个……北京经济“年报”创多个“第一”,人均GDP、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GDP能耗水耗等多项指标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上海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到创纪录的240亿美元,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增长15%,对全球投资者“磁力”不减。

  目光移向内陆,中西部地区发展势头强劲。“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为历年最好”——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年报”读来提气。看细节:葡萄酒产区品牌上升至中国第一、世界第四;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平均0.5个工作日,营商环境评价跻身全国第一方阵;159项国家和自治区级改革试点,形成38项可推广经验。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最好成绩”,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辽宁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高出6.1个百分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吉林粮食增产占全国增量近12%——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东北振兴愈发鲜活。

  “万亿之城”俱乐部又“添丁”

  近日,随着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先后“官宣”山东省烟台市、江苏省常州市GDP突破1万亿元大关,中国城市GDP“万亿俱乐部”又添2个新成员。

  据了解,目前中国城市GDP“万亿俱乐部”已有26个成员。其中,江苏省是拥有“万亿之城”最多的省份,包括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广东省拥有4座“万亿之城”,分别为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此外,山东省的青岛、济南、烟台,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和福建省的福州、泉州也名列其中。

  除了经济总量增长,高质量发展也是“年报”的重要看点。

  此次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常州市,GDP继2022年迈上9000亿元大关后,2023年又凭6.8%的增速再上一个台阶。这背后离不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驱动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获评“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市”。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功不可没:全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超7600亿元,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近68万辆,投资热度全国第一。重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常泰长江大桥南接线全线贯通,沪宁沿江高铁通车,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交付,长三角再添通江达海航运大通道。

  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另一个新成员烟台市,很大程度靠的是实力过硬的先进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突出成效。作为华东传统工业强市,烟台市在2023年收获不少:新增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九大制造业产值突破9000亿元。在科技创新领域,烟台市2023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1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看其他“万亿之城”,高质量发展之道各有千秋。10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0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晋级中国外贸综合竞争力第四城;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宁波市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乡村振兴等方面交出亮眼答卷。

  谁会是下一个“万亿之城”?东部地区的多个城市是“热门选手”。

  向万亿级GDP发起冲刺的“第一梯队”将目标时间设为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提出,2024年全市GDP要突破1万亿元;浙江省嘉兴市提出,2025年GDP达到90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万亿元;浙江省温州市、江苏省徐州市、河北省唐山市也将目标锚定2025年。

  “第二梯队”的城市也在发力——浙江省绍兴市提出,力争到2026年实现GDP突破1万亿元;浙江省金华市提出,2027年GDP基本实现“万亿”目标;江苏省扬州市提出,用3到5年时间跻身城市GDP“万亿俱乐部”。

  “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

  2024年怎么干?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纷纷设定新年目标。

  2023年GDP增速最快的两个省份西藏和海南将今年的增速预期设置为8%左右,在各省份中最高。其他省份大多将2024年GDP增长目标设置为5%左右,与2023年全国GDP增速大致相当,其中就包括经济总量位居全国“三甲”的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广东省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江苏省和山东省明确力争实现GDP增速达5%以上。

  看高频提法——记者发现,“新质生产力”“紧日子”成为“年报”高频词,其中“新质生产力”首次出现在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川省将为此重点布局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安徽省提出支持汽车“皖军”做强做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有些省份强调资金要花在“刀刃”上。在财政压力加大情况下,贵州省千方百计增收减支,确保基层“三保”保障有力,要求“真正习惯过紧日子”。

  显民生温度——上海市列出2024年的34项民生实事项目:新增4000张养老床位、30个社区长者食堂,改建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7000个社区托育托额;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套以上保障性住房,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翻阅上海市新年目标,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住有所居是关键词。

  做改革先锋——海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打好封关运作准备攻坚战”作为2024年的“置顶”任务。瞄准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一号工程”,海南将推动系列配套文件出台;拓展应用场景、扩大测试样本,对政策制度、封关设施、系统平台、管理能力等进行压力测试;明确“二线口岸”管理运行机制和通关业务流程,构建前推后移、集约便利的监管模式。

  抓优势特色——宁波市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2个百分点,创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省级以上标杆示范30个以上;常态化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业务……作为外贸和制造业大市,宁波在2024年将继续发挥好自身优势。

  此外,扩内需、促消费也是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任务。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工作,北京提出“下大力气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进传统商圈改造升级、建设国际消费体验区等。江苏提出加大文化旅游新消费业态培育和推广力度,打造更多国货“潮品”和全新消费场景……

  2024年,中国各地正加速跑起来!(汪文正)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