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增强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等话题成为各方关注焦点。热词一:民营经济促进法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信心与预期不足,对扩大投资、提振消费形成掣肘。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地位、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或将是代表委员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
近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组织召开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对立法的意见建议,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
会议指出,要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执法、公正司法等民营企业核心关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稳定性,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应该把握哪些重点?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向全国政协提交的《关于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提案》表示,民营企业应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地位平等、共同发展、公平竞争、互惠合作,要对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平等监管与平等保护,禁止宏观调控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歧视民营企业,明确司法机关保护民营企业权益的法治要求等。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需通过立法途径,从法治上增强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与安全感。”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庆华指出,民营企业在我国企业中的占比超90%,民营企业家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要素,要从制度层面肯定企业家才能要素的重要性,进一步巩固民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家的动力和活力,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民营市场主体来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律是最根本的保障。
北京民营企业、数据服务提供商霍因科技联合创始人王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民营经济立法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能够加强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减少行政壁垒、改善融资环境等,有利于保护民营企业的创新成果,民营企业能够以此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公平的机会,更好地创新发展。
据了解,目前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黄庆华认为,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稳步推进,将有望打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当下数据已是第五生产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全新引擎。希望政府能够在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支持,持续推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王妍说。
热词二:人口形势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比2022年减少208万人。随着少子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合理利用人口资源、挖掘人口规模优势,以及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规模趋于下降是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黄乾指出,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和人口总规模出现下降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育观念与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黄乾认为,由于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劳动力市场形势较严峻,加上人口发展的周期性和惯性,在较长时间内我国生育水平可能保持在低水平,人口规模可能在波动中趋于负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通过劳动力供给水平和结构、储蓄与消费、生产率提升和创新能力等影响经济增长。
不过,也要看到,我国人口规模优势依然存在。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日前指出,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有所减少,但仍有8亿多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同时,虽然面临老龄化挑战,但“银发经济”快速发展,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已超2.5亿人,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红利加快释放。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群的发展以及户籍制度改革深化等,我国人口和劳动力的城乡分布和区域分布日趋合理,为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黄乾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面对当前和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我国应该如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必须要跳出人口单一视角,以系统观念把握人口发展机遇、化解人口压力。”黄乾建议,要以完善内需体系和提振消费为核心,在发挥人口红利的储蓄和投资效应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口的消费效应,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和红利;要以完善劳动力供给激励体系和需求体系为核心,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劳动供给,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要以建立均衡合理的人口与劳动力空间分布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和劳动力向优势产业、优势区域转移,挖掘人口分布红利。
值得关注的是,人口老龄化趋势还将对我国社会保障产生一定影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志刚指出,老龄化会带来经济增长放缓进而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缴费收入。同时,人口老龄化改变了社保缴费人数和领取社保人数的比例结构,会给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带来压力。
他建议,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保持经济处于合理增长区间,夯实财政收入基础,并加快劳动力市场改革,激发就业市场活力,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保持工资的可持续增长。同时,规范社保基金管理,持续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形成有效的养老保障网络体系。
热词三:稳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3年,在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加、社会预期偏弱等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一系列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落地生效,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就业稳定、促进高质量就业,预计也将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基本稳定、持续好转,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比上年增长3.6%。
“今年的就业形势,总的判断是压力依然存在,部分群体、部分行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仍会比较突出。但是,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稳就业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我国就业形势有望保持稳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日前表示。
经济增量不断扩大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所在。康义指出,2024年我国经济创造的增量有望大于去年,这将为扩大就业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服务业恢复势头较好,将继续成为带动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产生许多全新的岗位需求,也有利于扩大就业。此外,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规模将大于新进人口规模,也将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同时,各地财政部门也积极加力,深入贯彻就业优先战略,释放政策红利,全力促进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去年,全省财政在零基预算改革过程中累计筹集稳就业资金36.9亿元,有效地保障了全省就业局势的持续稳定,实现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2.22万人,同比增长4.64%。”安徽省财政厅社保资金管理中心主任孙玫玫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安徽省2023年累计减征各类企业失业保险费48.66亿元,有效减轻企业社会保险费负担;加大稳岗返还力度,累计向24.53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2.73亿元;针对中小微企业新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切实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作为西部人口大省,四川积极发力稳就业。据四川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处长傅永红介绍,去年累计安排补助资金约51亿元,全省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
“就业事关千家万户的生计。我们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力做好资金保障,精准落实就业支持政策,支持发展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守住千家万户的幸福‘底线’。”傅永红说。(敖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