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北京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路上的丰硕成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光明网联合推出《奋进新征程 首都新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系列短视频,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
本期嘉宾:
张 莹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
陆小成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研究所所长
昆虫越冬“吃喝不愁”,野生动物“拎包入住”,在郁郁葱葱的北京平原生态林中,“小邻居”们在生态保育小区里舒适安家、繁衍生息。截至2023年年底,北京共营造了339处生态保育小区,以搭建昆虫旅馆、人工鸟巢和本杰士堆等方式,搭建了热闹的“动物乐园”,成为了北京“生物多样性之都”建设阔步前行的生动见证。
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据生物多样性调查显示,2023年北京市的鸟类种类相比十年前增加了近百种,全市累计记录物种6408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鸢飞鱼跃,绿野苍苍。“生态保育小区”的营建交出了北京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绿色答卷”,北京也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定步伐。
“两山”理论的逻辑主线就是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实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实施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从“蚊子河”到“幸福河”,新凤河长治久清,筑牢“水生态保护墙”;从“无鸟可拍”到“鸟雀成群”,永定河修复生态廊道,重回“水清岸绿”。经过多年的保护与治理,北京市生态系统类型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持续性也不断保持向好趋势。迈进新时代,我们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并非矛盾对立关系。妥善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就是要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既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而是把自然生态环境视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提供更多动力。
以“无煤区”建设引领温室气体协同减排、以“车——油——路”一体化综合治理体系改善空气质量,北京的降碳举措为全球大气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回望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正朝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大步迈进。
与此同时,为积极稳妥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北京市依托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2018-2020年期间营造高质量森林71万亩,形成了29处万亩级大尺度森林湿地板块。2018至2020年,北京市森林贡献53万吨净碳汇量,年均贡献近18万吨净碳汇量,满足了碳中和需求。
水涵林润,青山相向。张家口生机盎然的“绿色长城”、雄安新区蓝绿交织的“千年秀林”、八桂大地上吐绿绽翠的“生态屏障”……进入新时代,“绿色”成为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这些绿意盎然的“生命线”不仅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大地人与自然和谐的见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全力以赴加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出品人:谢辉 贺亚兰
制片人:肖峻峰 杨谷
总策划:李爱民 宋乐永
监制:刘斌 赵刚
策划:李文鼐 彭亚南 张哲 赵冠霞 赵艳艳
统筹:周硕頔 陈璐
本集编导:刘晗旭
本集撰稿:王晓飞
出品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
光明网
宣讲家网
支持单位: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发展中心
本片仅用于公益宣传,所用资料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