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4-05-07 18:45

  光明网讯(记者 金昱希)东方风来,改革潮涌。

  2400多年前,函谷关总兵尹喜远眺“日出东方,紫气东来”,老子骑青牛而至,在此著述巨作《道德经》。千年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灵宝传承历史文脉,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中的老子骑牛像。光明网记者 金昱希/摄

  2020年4月底,河南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县(市)名单,灵宝市榜上有名。近年来,河南省县域经济不断实现飞跃,灵宝加快建设特色产业,提质扩面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 “铜箔谷”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灵宝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中国铜箔谷展示中心里,一张张薄如蝉翼的铜箔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随着电动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负极材料铜箔需求量显著增加。据测算,插电混动车单车铜箔的用量为6.2公斤-9.3公斤,纯电动汽车单车铜箔的用量为25.3公斤-38.0公斤,纯电动巴士铜箔用量高达500公斤。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灵宝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中国铜箔谷展示中心的铜箔。受访者供图

  这些锂电池中所用的铜箔中,有一部分便来自园区内的一家生产高端动力电池锂电铜箔和高精线路板铜箔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灵宝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宝鑫电子”)。2018年,宝鑫电子成功批量生产6微米铜箔;2022年,实现批量生产4.5微米铜箔;2023年,成功实现批量生产4微米、3.5微米铜箔,厚度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20。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我们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加速开发新产品,与LG新能源、宁德时代、中创新航、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订单关系。”宝鑫电子总经理李会东介绍道。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宝鑫电子生产车间。灵宝市委宣传部供图

  宝鑫电子的不断突破也是灵宝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灵宝依托黄金冶炼伴生的电解铜资源,在铜产业特别是铜箔发展上,实现量的提升与质的飞跃,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50亿元,被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铜箔谷”称号。

  数字赋能 “金苹果”托起乡村振兴梦

  走进灵宝市高山天然果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高山果业”)的绿色苹果数字工厂,丰富的数字元素映入眼帘,智能杀菌烘干系统、视觉检测、内部无损检测、苹果分选大数据平台……让苹果的包装生产科技感十足。

  安全的质量、上乘的品质是农产品的“生命线”,在这间工厂中,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为苹果品质保驾护航,每一颗从这里出产的灵宝苹果都会经历“拍照”“CT”等多项检查,保证舌尖上的健康与美味。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高山果业绿色苹果数字工厂生产线。光明网记者 金昱希/摄

  从肉眼来看,有的苹果无论大小、色泽都符合标准,按照人工判定的标准,属于一级果,但在切开后,就会发现苹果内部存在软伤,或是果核周边长出了霉斑,患上了霉心病。“我们的新设备能够给苹果做‘CT’,分辨重量、大小、色泽,智能监测糖酸度,还能够识别斑痕、软伤,检测出有霉心病的果子。”高山果业销售经理范甜甜介绍道,相较传统人工每人每天近1000斤的分拣量,智能检测设备每小时分拣8000至1万斤,实现了质量提升、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等全方位升级优化。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高山果业种植生产的“金苹果”——“维纳斯黄金”。光明网记者 金昱希/摄

  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应用,变传统“靠天吃饭”为靠“数”收获。在利用新技术让种植更高效、加工更智能之外,灵宝苹果也乘上了电子商务的东风。去年,高山果业销售苹果1500万斤,其中电商渠道占25%。“随着5G时代的到来,农业生产更加数字化、标准化、高效化。乘着5G的快车,农业也将开启历史新篇章。”范甜甜说。

  文旅融合 函谷关释放消费新活力

  “我是郑州来的,来函谷关逛逛,就是想了解一下《道德经》。”“我们是从杭州到灵宝研学的,想学习关于老子的知识!”“我俩就住在旁边的村里,带着孙子来散散步。”作为灵宝重要文化地标,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将丰富厚重的历史人文、优美静谧的自然环境、精彩纷呈的文艺展演等融为一体,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周边居民,带动沿黄文旅产业联动发展。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光明网记者 金昱希/摄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函谷关也开启了“人从众”模式。为了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假期体验,景区在各处设置了30余场演出,楚汉争关实景马战、秦王点将演出、灵宝道情皮影戏……唱响历代将士攻城拔寨的显赫战绩与金戈铁马的铁汉豪情;等到夜幕降临,“天下函谷”城墙投影秀、“函谷铁魂”情景式打铁花表演,则为这座千年雄关染上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处处是景、移步换景,使游客在这场寻古之旅中流连忘返。灵宝函谷关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嘉诚表示,今年“五一”假期景区游客总接待量达到4.2万人次,相较于往年,增幅达60%。

  在文创中心,《道德经》、手串、福牌、车挂、文创布袋等产品满足了大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深受游客青睐。“相比于去年,今年‘五一’期间文创营收量增加了6倍多。”刘嘉诚说。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今年“五一”期间,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的“函谷铁魂”情景式打铁花表演。受访者供图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工业转型取得突破、产业发展亮点纷呈、文旅融合持续深化……以产聚人兴业,城乡贯通融合,以灵宝市为代表,河南省践行“三起来”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展望未来,河南省各县市将进一步破解兴产业、强县域、富百姓的“发展密码”,在县域治理“三起来”的考卷上绘出精彩。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学雷锋 在行动

  • 宁夏银川:专场招聘助力妇女就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2025-03-06 09:10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2025-03-06 09:06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25-03-06 09:0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025-03-06 06: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技创新的“痛点”。
2025-03-06 0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2025-03-06 06:0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2025-03-05 09:00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2025-03-05 08:5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5-03-05 04:10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大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5-03-05 04:10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甲烷(CH4)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O3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是油田开采过程中释放的主要废气,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剧烈且排放点分散。
2025-03-04 09:09
3月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2025-03-04 03:20
科普是国家创新的“基石”,是强国建设的“底色”。2024年,我国科普事业迈进了一大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为科普工作注入了强劲法治动力。
2025-03-04 05:35
记者3日从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上获悉,我国在科技志愿服务平台上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超520万人,科技志愿队伍超11万个,年均开展活动30余万场,彰显出科技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蓬勃活力。
2025-03-04 03:20
有鉴于此,2025开年以来,各家安全公司严阵以待,纷纷探索新路径、新范式,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国产大模型保驾护航。
2025-03-03 09:02
伴随生成式AI大模型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AI创作工具入驻各大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正融入内容创作生产的方方面面。
2025-03-03 0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