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苏领跑能源领域低碳转型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江苏领跑能源领域低碳转型

来源:经济日报2024-06-12 09:20

  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版图上,江苏是重要一极。有两组数据颇具代表性——

  一组是新能源发电装机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较“十三五”末增长2倍以上,领跑国内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一组是新能源产品出口数据。据南京海关统计,2023年江苏“新三样”出口1949亿元,规模占全国18.4%,位居第一。今年一季度,江苏“新三样”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江苏沿海发展智库执行主任卢东祥介绍,近年来,江苏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常州、盐城、淮安等地为引领的产业集聚地,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协同并进、竞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创新为驱动推进经济、产业、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形成绿色生产力,是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在江苏盐城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记者体验到新能源产业迸发的澎湃动能。几天前,从这里下线的全国首台“碳中和”海上大兆瓦风机——远景能源EN-256/16.7样机正式并网,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又一次站上了全球技术高地。

  百公里外,金风科技盐城大丰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全球最大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近日也成功实现并网。金风科技集团总工程师翟恩地说,这款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十大国之重器”榜单的风电机组,不仅全面实现了国产化,还意味着中国已进入全球风电技术创新的“无人区”。

  目前,江苏拥有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研制基地,仅江苏盐城一地,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就占全国40%以上,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

  除风电产业外,江苏光伏产业同样一马当先,在业内有着“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的美誉。来自江苏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省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175吉瓦时,同比增长15.63%,占全国产量比重达到32%。“经过多年发展,江苏光伏产业已拥有完整产业链,在无锡、常州、苏州、盐城、宿迁等地均形成了多个产业集聚区。目前,江苏主要光伏产品产量和产能连续10多年保持全国乃至全球第一。”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产业所所长刘向丽说。

  在江苏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00米长的参观通道,折射着这家企业乃至中国光伏产业的变迁史——从原料、技术和市场“三在外”,到市场洗牌绝境重生,再到凭借产量和技术领跑全球,捷泰新能源用创新实践解开了穿越行业周期的发展密码。“关键是手握核心技术!得益于率先布局N型Topcon电池,我们先人一步,抢占了机会。”公司副总经理王健说。

  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省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位列全国第一,户用光伏跻身前二,成为全国第二大分布式光伏市场。江苏在发力竞逐光伏赛道的同时,积极加快“光伏出海”,“江苏制造”光伏产品遍及欧洲、南美和东南亚市场。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蔡笑天看来,我国光伏产业已实现了端到端的自主可控,有望成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江苏光伏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链主作用。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是记者在调研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对江苏而言,发展新能源产业早已不是解决能源需求的一个被动选择,更多是着眼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迭代、面向未来发展的主动谋划。

  在新能源赛道上,氢能产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优先发展的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之一,氢能产业被写入《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在张家港,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突破氢循环高效膨胀制冷、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核心工艺部件“卡脖子”环节,让“氢进万家”一步步成为现实。

  聚“氢”成“链”,国产化突破是关键。“过去,高压储氢瓶生产须依赖进口设备。如今,在国富氢能高压储氢瓶生产线上,没有一台设备是国外进口的。”公司副总经理王朝说,围绕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国富氢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压储氢瓶阀门等,均实现了智能化国产化研制,并成为江苏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顾阳 徐达 崔国强)

[ 责编:赵艳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建德:“以花为媒” 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 乌鲁木齐社区文化丰富居民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