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青山连绵、绿树环绕,空气中飘着清新的荷香,路边一片片碧绿的菜畦充满勃勃生机……这是走进江西省德兴市香屯街道楼上楼村的直观感受。
很难想象之前的楼上楼村田地荒芜,杂草丛生,道路崎岖。变化来自孙卫威召集村民们成立的专业合作社,他带领社员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成立第一年,仅蔬菜一项即签约订购客户198户,销售收入98万余元。
尝到甜头后,很快,楼上楼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做规划、跑项目、找资金,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开办餐厅……那段时间孙卫威忙个不停。“想用城里人的田园梦,实现农村人的致富梦。”孙卫威说。如今,楼上楼田园综合体已发展成集果蔬种植、禽畜及水产养殖、餐饮服务、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大型田园综合体,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
楼上楼村的“互联网+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模式,是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德兴市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优势资源、差异资源,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趟出一条“专精特优”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走进德兴市大茅山镇的“彩虹童话村”黄竹山村,映入眼帘的便是色彩绚丽的乡村墙绘。
当地通过实地调研,决定对乡村进行“艺术+旅游+秀美乡村”全面打造提升。村庄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吸引了不少游客,村民们纷纷把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饭店、商店等。
谈及村里的变化,回村创业的吴雨帆算了一笔账:自家店里的小吃乌佬粿一盘卖15元,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卖80多盘,平时也能卖20来盘,还有其他的零工收入,一年下来能有约10万元收入。
“我们将乡村旅游作为当前发展的重点方向,以大茅山景区及黄竹山村的童话村为引领,积极探索‘旅游+民宿’发展模式,做好乡村旅游文章。”大茅山镇镇长李欣哲说。
德兴还积极构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发展油茶、山珍水产、休闲农业等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深挖“凉资源”,银城街道天门山社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在“城市后花园”打造一个集休闲玩乐、生态康养、文创体验、研学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平时每天也有六七百人次来这里游玩,周末游客量日均接近2000人次。”天门山社区党支部书记潘勇军说,预计今年水上乐园的旅游收入有400万元,村集体可直接分配收益20多万元。
巧打“资源牌”,花桥镇昭林村也成立了合作社,流转60余亩荒地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探索打造“大棚蔬菜种植、生态土猪养殖、优质菌菇种植、特色果树种植、林下土鸡养殖”的绿色循环经济业态,2023年,合作社收入达44万元。
与此同时,德兴还加快数字化融合,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在张村乡店前村,总投资5亿元的德兴市盒马村数字化农业示范区也已完工,目前已有德兴市麟彪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
生产基地根据供应商的订单种植有机蔬菜,采用数字化科学种植管理,建立数据可溯源体系,实现种植—采购—加工—物流—销售全链发展模式,通过专车在短时间发送到北京、上海等省外定点供应渠道,让消费者尽享“德之味”。
山区变景区、民屋变民宿、荒山变金山,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本报记者姚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