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讯(记者沈锡权 余贤红 程迪)赣江“惶恐滩”上闯新关,思路一变生态鱼身价翻番;江西小芝麻推开“世界大门”,勇闯欧美市场首战告捷;白居易笔下的“送客码头”变身“迎客门户”,短短一年九江“琵琶亭”景区游客涨四倍;景德镇市委书记频频“出海”英文演讲,向全球推介“千年瓷都”……
企业“生死”考验下的逆袭
一边是传统车间,60多个工人挥汗如雨,搬运物料、包装铜线;一边是智能车间,无人搬运车自动转运、全自动包装。
两个车间、两种景象,鹰潭市钲旺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改造却并非如想象般一帆风顺。
“阻力首先来自内部,有人认为改造后要管的设备成倍增加,担心干不下来。”公司董事长王凯说,员工有疑虑,管理层也担心风险。“当时估算,新上一条自动化产线要投500万元,相当于一个季度利润,很难下这个决心。”
三年前,公司年营业收入约1亿元,这在当时维持运转不成问题。但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陡增,要么打价格战被“卷死”,要么“躺平”等死。
“取与舍”的抉择,不得不让位于“生与死”的考验。问题又来了,企业大量流动资金都沉淀在原料上,启动资金从哪来?
关键时刻,鹰潭市政府认为即便存在一定风险,但推动企业转型这条路必须走。经过充分评估,当地政府和银行合作,果断发放700万元贴息贷款,没有挤占企业流动资金。
政府敢投,企业就敢干。随后公司首期投入1500万元,上线3条智能生产线。效果出奇得好:企业综合成本每吨降低近千元,人少了,钱赚得却多了,这笔钱花得值!
此后,王凯下决心追加投资3500万元,大量采购智能装备,并运用AI技术对设备智能控制。经测算,智能车间生产效率提高30%,2024年企业营收预计突破7亿元。
一家铜企的转型故事,是江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缩影。
江西省委书记尹弘说,工业是全省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抢抓发展先机的根本依靠,优化产业升级,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让工业这个产业“脊梁”挺起来、硬起来。
“找准定位、明确方向”。越是外部环境承压,转型步伐越要提速。在江西工业版图中,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规模占比约七成。数字化浪潮中能否把握“窗口期”成功转型,对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江西锚定目标、抢抓机遇,积极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全速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智改数转网联”。
“整合资源、精准发力”。越是追求高质量发展,越要把有限资源用到刀刃上。江西各地推动30余种金融工具向数字化转型重点倾斜,累计发放资金2500余笔共约80.4亿元,撬动8300多家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产业数字化整体结构由“金字塔型”加快向“橄榄型”迈进。
一个个耳目一新的生产场景,正在江西涌现:世界铜工业“领头羊”江西铜业有限公司大力推进采矿、选矿、冶炼等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升级,曾经“苦哈哈”的作业环境如今被“5G挖矿”“智慧矿山”等新场景所替代;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应用5G数字孪生工厂、5G摄像头移动监控等14类场景,年产能从1万吨增长到70万吨……
以数字化改造为牵引,向绿色转型而进,“江西制造”喜见“一降一增”:近两年全省制造业高耗能行业用能占比较“十三五”初期下降9个百分点;今年前八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出全国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
勇闯“惶恐滩”
赣江十八滩,最险惶恐滩。因江水湍急,暗礁林立,这里又被称“阎王滩”。“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之后,惶恐滩成为人们心中险途的代名词。随着万安水电站建设,惶恐滩已沉入水底,但闯滩精神流淌在当地人血脉里。
土生土长的万安人吴昕,从小就听大人说,只有敢闯惶恐滩,才有出路,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冲。大学毕业进入县财政局,工作十多年后,他跨行到企业,从事很有挑战的“两山”转化工作。
万安县一江清水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达71.81%,青山连绵,生态资源丰富。然而,长期以来,生态资源分布零散,绿水青山怎样“变现”,一直是万安人心中的另一个“惶恐滩”。
“就拿鱼来说,同样是生态养殖,浙江千岛湖的鱼最便宜也可以卖到二三十元一斤,我们这最贵的才12元。”担任万安县两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后,吴昕深感县里生态资源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吴昕设想中的“两山”转化模式是这样的:零散资源集中收储—低效资源专业运营—确权资源融资变现。但是,在一个欠发达地区跨越青山和金山的距离,谈何容易。
“收储环节,就有个别声音质疑‘集中收储是与民争利’;运营环节,我们就二十几号人,更别说专业人才;融资环节,没有抵押,银行也不敢轻易放贷。”万安县两山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贺坦言。
重重困难下,他们迎难而上。
启动“两山”转化,首先要解决收储及运营需要的资金问题。生态鱼项目缺乏抵押物,他们就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报告,向银行证明这里的水好、鱼好,风险可控,收益可期。
事在人为,最终他们拿到银行700万元授信。有了这笔钱,公司第一时间采购鱼苗,申请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等认证。
没有人才,企业高管带头自学,到浙江淳安等地取经;有声音质疑,他们就用事实说话,让老百姓切实得到利益;缺少平台,就主动搭建智慧管理平台,让生态资源数据化……
似鱼跃出险滩,万安这条“鱼”不仅游出了本地,还“蹦”上长三角餐桌,预计全年销量600万斤,总产值突破7500万元。他们估计,照这种势头,2026年企业生态鱼产量有望7000万斤。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江西各地正以改革思维破题,以敢闯“险滩”的劲头,持续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婺源县探索“整村开发、生态入股”,成功把一个濒临凋敝的篁岭古村开发成海内外闻名的国际名村,10年吸引上千万游客;
鄱阳湖畔的永修县过去人鸟争食、人鸟争地,通过完善生态修复与补偿、发展观鸟经济等方式,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仅吴城候鸟小镇每年就吸引游客近1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亿元……
九江市委书记刘文华介绍,九江山水资源丰富,近年来九江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稳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全国试点等改革,力争把绿水青山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
产业化利用、价值化补偿、市场化交易,江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路径越走越宽。2024年二季度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9200亿元,较年初新增1483亿元,同比增长34.3%,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25.9个百分点。
江西芝麻推开“世界大门”
首次出口英国,价格翻倍!
眼下正是黑芝麻丰收季,九江市贯垄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熟黑芝麻,近日装箱出口英国。这是江西黑芝麻第一次推开欧美市场大门。
“补药一堆,不如芝麻一把”。环鄱阳湖流域是我国唯一商品化黑芝麻生产基地,全国黑芝麻优质产地和优质品种都在这里,但是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江西的黑芝麻。当公司董事长周雪明第一次提出准备“做”出口,很多本地员工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国内卖,价格长期停留在10元一斤左右,但到欧美市场,可以卖到20元一斤。”曾在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做过高管的周雪明深知,以更高标准做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好物出海,并非易事。欧美市场看重农产品质量可持续保证能力。环鄱阳湖流域虽然土壤、气候条件适合种黑芝麻,但过去种植、打捆、筛选多靠人工,芝麻杂质多,质量不稳定。对标全球标准最高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FSSC),“一粒芝麻”的国际化在鄱阳湖畔启动。
投资2000多万元,添置行业最先进加工设备,哪怕一根头发丝、几粒白芝麻掉进成堆黑芝麻里,也能通过高压静电、光电色选等装置迅速筛出来,有农户直言“没想到种芝麻也能用上高科技”;
打破碎片化原料供应体系,2000多亩种植基地,由过去上百户农户分散经营,变为几名大户集中机械化种植,并对水源、土壤定期评估……
有国际视野的“操盘手”,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江西黑芝麻不负众望,顺利打入欧美市场,不仅实现每月稳定出口,而且“身价”翻倍。
“公司整体销售额在去年近亿元产值基础上,今年目标翻番。明年准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周雪明说。
一粒黑芝麻“扬帆出海”的故事,正是江西贯彻落实“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生动写照。
江西山好水好,农业资源禀赋优越。近年来,全省各地正千方百计把各类农产品质量提起来,把效益抬上去,很多新变化正在田间地头涌现:
——高层次企业争相入驻。农夫山泉种脐橙,京东农场、天猫基地在赣直采,全省超亿元龙头企业近千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369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2.9%。曾经“养在深山”的泰和乌鸡,借助盒马鲜生的供应链,一跃飞入大城市餐桌,今年短短四个月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
——高溢价农业“爆品”不断出现。眼下,赣南橙香弥漫,曾动辄果贱伤农的赣南脐橙,通过标准化种植、工业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如今跻身“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水果类第一名。不仅是脐橙,广昌白莲、江西米粉等越来越多“赣字号”在市场“圈粉”。
——高素质新农人加速归来。鄱阳湖边余干县的江西鹏辉高科粮业有限公司,七成以上中高级管理层是“85后”,三成以上是研究生;高安市30岁出头的农村小伙丁旦,从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后,返回老家种水稻和经营粮食加工……越来越多新农人加入,让江西农业焕发新活力。
江西省省长叶建春介绍,结合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江西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壮大农村经济,以乡村振兴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女书记卖力英文演讲
“千山万水阻隔不了我们相识与相交的脚步。金秋十月,我诚挚邀请大家参加202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秋佳节,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远赴英国伦敦,全程用英文热情推介“千年瓷都”,台下不时有国际人士竖起大拇指。
尽管景德镇有着众多“洋景漂”,疫情之后,胡雪梅每年都会安排时间“出海”,与海外人士面对面,从埃及到阿联酋,再到英国、葡萄牙,不遗余力为景德镇陶瓷“代言”。
“听到书记全程英文发言,真能豁得出去!”多次一同出访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吕品昌认为这位女书记的自信、开放的表达,为景德镇国际形象加了分。
平时工作再忙,胡雪梅也会挤出时间背单词、练口语。
“我的口语不是最标准的,但我要努力以国际化表达为景德镇链接更多国际资源。”胡雪梅说,这些年,我们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地,还在阿联酋迪拜等海外设立了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让更多海内外人士了解景德镇、来到景德镇。
江西是历史人文渊源之地,文化底蕴厚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当地干部群众正在以开放的理念、市场的办法激活千年文脉,使其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入夜,九江城浔阳区,琵琶亭外,浩瀚长江奔流不息,岸上琵琶声声,光影变幻间游人如织。千年前诗人白居易笔下的“送客码头”,如今成了九江的“迎客门户”。
走进琵琶亭,荻花环绕乌篷船,伫立船头观赏剧目《浔阳江头夜送客》,仿佛回到了千年前那一夜。向前移步,一方木桌上备齐酒菜,游客通过数字技术与白居易月下对酌……
负责景区运营的九江元灏水上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亚康介绍说,景区改造前,这里荒芜零乱,灌木丛生,大江近在咫尺却一眼望不到,住在江边的居民都很少来。现在,很多外地游客就是冲着琵琶亭来九江旅游,短短一年游客增长四倍,“有的小朋友看着看着,会情不自禁背诵起白居易的诗歌,我们很有成就感。”
山下如火如荼,山上也没闲着。作为世界名山、人文圣山,近一年的庐山从治理“黑车、黑导游”入手,大刀阔斧搞改革。
从改变国企用人“近亲繁殖”,让干部职工到旅游一线服务,到减少“管山婆婆”,推动涉旅行政机构由7个减至3个,事业机构由47个减至17个,改革带给庐山看得见的变化。今年1到8月,庐山核心景区购票人次同比增长13%。
庐山市委书记邵九思说,我们要大踏步走出山门,乘着打造长江黄金国际旅游带的东风,走向世界、对话世界,做实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
文化是内核,场景为牵引,“场景化文旅”为江西文化出圈提供了新契机。
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南昌铁柱万寿宫,曾经污水横流、电线密布、商圈衰落,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本地人常来、外地人必来”的网红景点。
这里有餐饮店的“王勃”与游客对诗,有茶楼的“二胡小姐姐”蒙面演奏,形形色色的角色扮演还原了千年间商贾如云的景象;还有地道方言灯牌、锦鲤灯笼古风门、粉红花墙、长情书以及黄昏残影等一步一景,120多栋晚清赣派民居间,上千个创意场景让人目不暇接。
“社交媒体时代,先‘出片’才能‘出圈’。”全程参与南昌万寿宫景区改造运营的陈华清介绍,城市文旅不同于自然风光,只有不断迭代新的文化场景,才能保持新鲜感,让游客来了还想再来。
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占地仅80亩的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单日最高客流超30万人次,成为江西客流量最大的景区之一。
“国潮”火爆、“国风”劲吹,优秀而又独特的江右文化穿透光阴,尽显时代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