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来源:光明网2024-10-23 18:27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 实习生 张坤芳)近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记者体验行”活动天津宝坻与河北辛集站顺利落幕。在为期三天的行程中,媒体记者们深入两地,在领略当地风土人情的同时,共同见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津冀两地在产业升级、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与所蕴含的潜力。

  天津宝坻:集结科技成果 集聚人才优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科技新城,聚人为先。十年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以下简称“科技城”)提出打造“中关村宝坻模式”,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关村资源禀赋和宝坻当地产业基础,立足“4+1”产业定位,即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四方面,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创新驱动“产城人景文”协调发展。园区外,多维度立体式交通体系实现“半小时连接京津”,有效凸显产业集群效应;园区内,智能网联公交促进“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融合协同发展,小程序打卡约车、公交站台无线充电、“灯看车”信控优化系统等设计大幅度缩短通勤时间,提升居民出行体验。据园区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引进人才,科技城将在升级配套学校、医院、人才社区等空间的基础上,持续放宽年龄、户籍等条件限制,鼓励人才落户安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生态高地,护绿为本。宝坻区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以潮白新河为主轴,以两岸生态廊道为绿脉,总面积5582公顷,湿地面积4520公顷,湿地保有率达81%。十年来,公园致力于完善“一河、两岸、三区、二十八景”的总体布局,依托生态资源推动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据介绍,去年,公园策划打造了“遇见宝坻·印象潮白”品牌,与京津冀地区高校社团等组织展开合作,举办马拉松、音乐节、Cosplay等系列活动,吸引年轻人群前来体验。与此同时,公园注重维护湿地生态环境,通过综合治理改善水质、恢复湿地,并有效提升了潮白河蓄水、灌溉、行洪等功能。2023年,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天津首个整流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示范基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文化古脉,传承为要。了凡善廉文化主题公园是宝坻新城五大公园之一,公园水域面积64亩,水系相连,循环往复,从空中俯瞰,恰好构成一个“善”字形,将了凡廉洁文化思想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公园内设有了凡善廉文化展馆,据工作人员介绍,展馆通过全息投影、场景复原等数字技术展示了凡先生的生平、政绩及其部分著作,并通过移动滑轨屏幕、功过临摹互动程序等设置增强游客沉浸式体验,宣传善廉文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鱼米之乡,治理为基。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曾为运粮码头,后在明朝万历年间经过南稻北引、劝农插秧,由千年古渡转为鱼米之乡。2019年,小辛码头村先后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据悉,为构筑生态水乡,弘扬人文黄庄,小辛码头村依托本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已建成32座农家院及1处精品民宿,吸引京津冀周边游客前往度假观光。

  河北辛集:塑造产业魅力 溯源红色根脉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古老的文化,年轻的血液。辛集皮毛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作为一座集历史、科普、体验、展销、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皮毛专业博物馆,辛集名花皮毛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通过标本、泥塑、多媒体等方式系统展示了皮毛在人类发展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博物馆内还设置皮毛文化主题陈列馆、皮革文化互动交流区和皮都优选体验展销中心三大功能区。据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博物馆与当地及内蒙古部分艺术学院开展线上线下协同合作,进行皮革文创产品的创作与推广,促进皮毛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播。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民族的特色,世界的瑰宝。辛集国际皮革城(以下简称“皮革城”)以传承辛集千年皮毛文化,打造辛集特色产业为己任,努力实现由中国皮都向世界皮都的跨越。经过十年打造,皮革城现已建成集研发、零售、批发、外贸、电商直播、检测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博览和交易中心。今年十月,皮革城举办了金秋艺术节暨中国(辛集)第三十一届皮革博览会,旨在通过文旅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辛集皮革城、特色产业及皮毛文化的知名度。辛集皮革企业商会常务会长李占生表示:“随着服装的不断时尚化,现在的皮装既有国潮风格,还可以接受高端定制。皮具方面,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手工雕刻、刺绣、手绘等元素,客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完备的产业,蓬勃的商机。过去,辛集及石家庄东部区域农批市场大多经营单一或几个品类,以二级、三级市场为主,这些市场由于市场老旧、位置及土地等原因发展规模受限,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为解决采购商四处奔波之苦,弥补石家庄东“全业态”农副产品一级批发市场的空白,北京新发地(辛集)农副产品全链产业园(以下简称“辛集新发地”)应运而生。据悉,辛集新发地是北京新发地布局全国的第22个分市场,市场可容纳商户约1200户,建成并运营后,年交易量将达200万吨,直接带动就业3000人以上。未来,辛集新发地将利用其区位和交通优势,打造辐射京津冀地区的现代化冷链产业交易集散中心和高端冷链物流产业基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长久的资源,绵延的文脉。南池书院坐落于辛集市浣溪园西北角,是辛集市为再续南池文脉而打造的城市公共艺术空间。自2023年建成以来,南池书院持续发挥传统文化研习、交流、传承与传播的主要职能。辛集以其独特的重彩写意、北派玉雕及农民画等艺术流派著称,这些流派均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南池书院院长焦子生强调,作为文化中心,北京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他提到,辛集因有大量居民在北京、天津工作,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交融现象,这为辛集的艺术教育培育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此背景下,辛集的艺术家们在书法、美术、青铜器制作等多个艺术领域内均有不俗的表现,这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至今所取得成果的一种体现。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流动的大学,不变的基因。辛集市新城镇贾李庄村设立了华北联合大学在束鹿史馆(以下简称“史馆”)并按照建校—办学—传承的时间顺序设置分区。史馆内,一手史料记录了《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白毛女》扮演者郭兰英及剧作家贺敬之等文艺工作者在束鹿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再现场景展示了联大师生在当地办学宣教、启蒙群众、播种革命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历史情景。此外,史馆还联合辛集市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围绕红色资源设计系列文创纪念品,并附上二维码,以数字形式拓展线上宣传空间,促进红色基因的流动与传承。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清洁的能源,安全的生产。河北飞天石化集团打造了河北省第一家“氢电油气服”五位一体新氢科技综合能源岛,站内建有加油、加气、加氢、充电及配套服务设施,预留了光伏发电、水电解制氢、车辅服务等功能。据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以生产和销售特种油、凡士林、润滑油等产品为主,业务涉足医疗、能源、美妆等多个领域。此外,辛集还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新建了年产10000套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生产基地及BOP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媒体体验行:天津河北携手展新姿

  天然的资源,自然的创作。辛集农民画是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冀中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稚拙纯朴、雅俗共存”的独特风格。王下村作为辛集农民画的发源地,依托“农民画研创推广中心”,打造了“农民画特色小镇”特色文化品牌“辛集王下农民画”。据农民画传承人耿占雄介绍,自2010年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小镇立足当地资源,招募群众进行农民画创作和文创产品制作,以葫芦衍生品为例,它取材于当地,立足传统寓意中的“福禄”,经过画图、掐丝、点釉、固釉、压胶五个步骤制作而成,颜色鲜艳,设计立体。据悉,辛集市每年都举办农民画评比颁奖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评审,优秀作品将进行全国巡展,旨在通过开展公益性培训和交流展示活动,促进高水平的中国农民画制作和辛集市全域旅游文化艺术的发展。

  十年来,天津宝坻与河北辛集科技创新活跃,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改善利民。京津冀协同发展体验行活动虽落幕,但发展不止。未来,两地将继续深化合作,促进产业升级,以开放姿态吸引资源,凝聚共识,共绘协同发展新图景。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石榴籽连籽 共庆“三月三”

  • 燕园春意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深化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2025-03-26 04:45
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3-26 03:45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