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业板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创业板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来源:人民日报2024-11-11 09:35

  汇聚1358家上市公司,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创业板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图①: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

  郑 轲摄

  图②: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盐湖提锂”项目生产线。

  王 恒摄

  数据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

  成为创业板公司,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近日,深交所同步交出了创业板公司三季报以及创业板开市15周年“成绩单”,一组数据可供对比:

  2009年创业板开市当年,创业板公司平均收入约3.36亿元,如今,根据今年三季报数据测算,创业板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1.23亿元;2019年至2023年,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投入由1.07亿元增长至1.46亿元,研发人员总数由31.41万人增长至57.53万人。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适时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板块”。经过10年的建设,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开市,自此开启了服务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高速成长之路。创业板的发展为资本市场带来哪些新变化?又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哪些新动能?

  为创业“加油”

  639家公司在上市后营业收入实现翻番,292家公司在上市后净利润实现翻番

  钣金加工、部件焊接、表面涂覆、线束制作、产品装配……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里,码垛机器人挥舞机械臂,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灵活切换,小型箱式变电站、开关柜等新能源电力设备有序下线。

  “登陆创业板后,我们开始了一次次的新‘创业’。”特锐德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一,2009年上市后,借助创业板良好的融资环境和发展平台,特锐德不断跨越成长沟坎。

  2009年通过上市打破资金不足的发展瓶颈,研制中高端箱式电力设备产品并迅速在电网等市场铺开;2014年,在传统的箱式电力设备领域之外,研发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等创新产品,向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进发;2015年,通过发行股份方式并购川开电气并募集配套资金,有效拓展在西南地区的市场影响力;2021年,公司成功定增10亿元,用于升级智能工厂,进一步丰富优势产品体系……

  “创业板不仅为公司的创新发展融资赋能,而且在创业板的市场定价机制下,公司每一步成长都有资本市场的‘标记’,战略价值、业务前景、创新能力逐渐被认可,获得更加合理的估值,投资价值不断凸显。”该负责人介绍,上市以来,公司业绩翻了好几番。

  从特锐德等首批28家公司登陆,到汇聚1358家上市公司,15年来,“成长”是创业板和创业板企业共同的关键词。符合“创新、创造、创意”以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征的企业在这里找到了与板块相互赋能、协同共进的舞台。

  从业绩看,开市当年,创业板尚没有年收入超过30亿元或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公司;2023年,已有219家公司收入超过30亿元,94家公司净利润超过5亿元。

  从市值看,截至2024年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2万亿元,其中,市值在100亿—500亿元的有222家,占比16%;市值在500亿元以上的26家,占比约2%。

  从增速看,639家公司在上市后营业收入实现翻番,104家公司营收增长达10倍以上;292家公司在上市后净利润实现翻番,3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达10倍以上。

  高成长性的背后,是创业板直接融资功能的有效发挥,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截至10月25日,从首发募集资金看,创业板公司平均首发募集资金约7.05亿元;从再融资看,创业板公司共实施856单再融资方案,累计募集资金超过8000亿元。

  “不断成长的创业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平台,这些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板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加速了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也推动形成了全球第二大创业板市场。”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创业板正加快释放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吸引力。

  创业板公司积极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让投资者分享成长硕果。15年来,创业板公司现金分红总额累计达5210亿元。其中,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创业板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分别达694亿元、852亿元和1172亿元。

  为创新提速

  高新技术企业约占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近七成

  分离、提取、结晶……高原盐湖含有稀薄锂离子的卤水,缓缓流过带有吸附材料的生产线,分离出锂离子浓度达99%的高纯度锂盐,成为新能源电池的核心原材料。

  这是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吸附法“盐湖提锂”技术,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一种仅米粒大小的吸附分离材料。凭借这种小颗粒,蓝晓科技突破了我国高原地区盐湖锂离子含量低的开发难点,拿下近30亿元“盐湖提锂”的大订单。

  “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后,公司每一个创新的关键节点,资本市场的支持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蓝晓科技董事会秘书于洋算了算账——IPO(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2.55亿元,加快金属镓提取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线建设;2019年可转债募集3.4亿元,用于建设新材料产业园,推动新产品产销翻倍;2020年定增募集1.28亿元,为承接大规模订单做好准备;2023年,可转债募集5.46亿元用于新能源金属研发。便利的融资支持下,蓝晓科技近3年的研发投入由5500万元增长至1.21亿元,净利润相比上市前增长了11倍。

  如蓝晓科技一样,创新是创业板公司的突出属性。135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约占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近七成。“2009年创业板开市之前,资本市场主要服务于成熟的、大规模的企业,创业板推出后,服务于高新技术的差异化定位让我国资本市场真正拥有了服务创新企业的平台,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带来亮色,大大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申万宏源研究总经理助理刘洋表示。

  如同资本市场中的一个创新锚点,15年来,创业板引导更多资源向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领域不断汇集,凝聚成强大的创新动能。

  研发强度持续上升。15年来,创业板公司累计总研发投入近万亿元,板块总体研发强度超5%,高于A股平均水平1.78个百分点。2019年至2023年,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投入由1.07亿元增长至1.46亿元。

  研发队伍不断扩张。1300多家创业板公司中,研发人员合计超57万人,研发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两成。2019年至2023年,研发人员总数由31.41万人增长至57.53万人。

  研发成果加快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有50余家创业板公司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894家创业板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存在合作研发,201家创业板公司与国际组织或企业等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大部分已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创业板企业研发的锂电池生产、光伏丝电印刷、基因测序等一系列技术、设备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塑造发展新优势。

  “创业板在强化板块定位、积极鼓励研发投入、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等方面不断擦亮创新成色,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良性循环。”刘洋认为,进一步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创业板未来还应加大对创新型企业上市的包容性,同时加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

  以改革赋能

  注册制下创业板新上市公司已达553家,总市值超3万亿元

  各大商超里的充电宝、屋檐下运转的摄像头、户外阳台的储能一体机……在海外市场,经常能看到安克创新产品的身影。今年上半年,安克创新仅在亚马逊一家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就达50亿元人民币。

  “在创业板注册制上市后,我们出海的脚步大大加快了。”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注册制加快了公司上市进度,帮助公司更快获取募集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而且注册制强调更加严格规范的信息披露,倒逼公司优化公司治理、加强合规管理,为我们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影响力夯实根基。”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安克创新等18家企业率先尝到“甜头”。4年多来,创业板注册制公司稳步成长。截至10月30日,注册制下创业板新上市公司已达553家,总市值超3万亿元,占板块整体市值超过25%;注册制新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3%,实现净利润合计460.28亿元。

  改革一直是创业板的鲜明底色。诞生之初,创业板就首次针对创新企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发行上市条件,放松无形资产占净资产比例限制,缩短持续盈利、主营业务变更、实际控制权变化等期限要求。随后,创业板出台更严格的退市制度,首推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并形成体系,首推“小额快速”定向增发机制……“先行先试”的制度探索不停步。

  注册制改革落地后,创业板统筹推进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一系列基础制度创新,为全面注册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

  发行上市方面,创业板设置了更加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并首次明确“三创四新”量化指标,紧密围绕创新性、成长性两大维度,设置研发投入金额、研发投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等指标,“优创新”“高成长”的板块特色更加鲜明。注册制改革以来,540多家IPO申报企业属于创业板重点支持的“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占比近半。

  再融资方面,创业板推出“小额快速”再融资,简化审核流程,提高融资规模上限,持续助力优质科技企业做优做强。目前,已有43家创业板公司通过“小额快速”机制募集资金90.40亿元。

  并购重组方面,创业板设置更加市场化的重大资产重组制度,增加定价灵活性,进一步扩大交易各方博弈空间。创业板已累计实施完成496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股权激励方面,创业板引入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放宽激励对象限制,激励作用更加明显,为公司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已推出736单向激励对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有关计划,涉及股份数量63.88亿股。

  “经过持续的改革创新,整体来看,创业板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内容透明、层次清晰、形式统一的监管规则体系,为打造具有独特产业结构气质的创新成长平台夯实了制度基础。”田利辉说。

  未来,如何通过改革进一步为企业创新和成长赋能?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创业板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包容性适配性,完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持续监管等制度机制,引导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科技领域聚集;同时强化并购重组功能、提升重组审核效率,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行整合,助力传统行业通过重组实现转型升级。此外,还要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提升内在价值,更好地回报投资者。(赵展慧 阎冰洁)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