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航展飞出航空市场新高度
首页> 经济频道> 焦点 > 正文

中国航展飞出航空市场新高度

来源:人民日报2024-11-18 09:17

交易额达2856亿元,签约涉及飞机1195架,飞机数量创新高

中国航展飞出航空市场新高度

  核心阅读

  从大国重器到智能装备,从绿色技术到低空经济,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集中展示了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搭建起国内外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据统计,本届航展交易额达2856亿元,签约涉及飞机1195架,飞机数量创新高。

 

  新换装的“八一”飞行表演队炫技长空、C909与C919飞机“同框”展出……伴随着各类飞机的轰鸣声,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于11月12日至17日在广东珠海举办,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企业展演了“空、天、海、陆”各领域的尖端设备,飞出了航空市场的新高度。

  装备首发首秀,展现中国科技创新成果

  漂移过弯、360度回旋、高速对冲……位于珠海市斗门区的航展第二展区,云洲智能公司4艘无人艇上演的“水上芭蕾”,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据了解,本届航展首次实现“一展多地”,一大批“高精尖”产品首发首秀,全方位展示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创新成果。其中珠海国际航展中心启用13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地面装备动态演示区12万平方米。航展第二展区面积33万平方米,金凤台观演区面积16.8万平方米。

  大国重器集中亮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馆内,260余项展品让人目不暇接。在商业空天展区,观众围着一款黑白相间的飞机模型拍照,这是近日刚公布的“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模型。“昊龙”总设计师房元鹏介绍,这是企业自主设计研制的一型带翼低成本空间站货物运输飞行器,能实现可重复、高频次发射,将大幅降低全寿命周期使用成本。“目前已完成‘昊龙’的方案设计,正全面开展工程研制,力争早日实现首次空间站货物运输任务。”房元鹏说。

  嫦娥六号探测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航天科技集团此次展出近200项科技成果,75%属首次亮相。展区一角,全球首颗静止轨道微波气象卫星模型引人注目。“经过多年攻关,我们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这款卫星能实现对云雨大气及其内部结构的全天时、全天候、高频次三维探测。”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杨之浩介绍,卫星预计于2026年前后发射,将在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智能装备获得普及。

  本届航展,各型智能无人装备尽展绝活,成为一大看点。“智能装备及指挥控制系统的应用,为我们插上了信息化、数字化、无人化的翅膀。”兵器工业集团航展发言人程子恒说。

  绿色技术加快应用。

  今年中国航发带来的67款展出产品中,近半数是首次亮相,不少绿色产品令人印象深刻。展馆门口,摆放着CJ2000、CJ1000A两款国产发动机。“它们分别用于双通道远程宽体客机和单通道飞机,具有低排放、低噪声、低油耗等特点。”中国航发新闻发言人杨松说。

  国航展出了一套飞机地面燃油交输系统。据介绍,该系统具有减少资源浪费、低碳环保的特点,投用5年来已交输燃油约780吨,节约成本约1500万元。航展期间,南航联合相关单位发布了《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路径研究报告》。南航集团副总经理吴颖湘说,公司将持续探索航空节能减排解决方案,为交通绿色低碳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产品丰富多样,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航展开幕前夕,一场特别的海鲈拍卖会在珠海举办。一架无人机飞至深远海养殖平台,装载300斤海鲈,仅10分钟后就送达拍卖现场。开箱一看,鱼儿依然活蹦乱跳。

  随着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本届航展专门设立了低空经济馆。除了新产品和新应用场景展示,航展还举办多场论坛、展演、签约等活动,为低空经济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展台中央,一架蓝白相间、造型科幻的倾转旋翼机转动“翅膀”,引来众人围观。“这是我们研发的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载人、载物两用,最大起飞重量6吨,以直升机模式起降,无需机场跑道,巡航时旋翼倾转为固定翼模式,飞行距离达4000千米。”联合飞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田刚印说,大航程、高速度、大载重的低空飞行器,在商务出行、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领域有很大应用空间。

  除了飞机,还有飞艇。11月12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传来喜讯,公司与多家航空、旅游机构签下10架购艇订单和160余架意向订单。集团副总经理何胜强介绍,今年以来,企业产品在低空经济领域表现出色,“我们将加快ARE—3000型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新一代装备研制,推动更多成果转化和商业应用。”

  当前,低空飞行器规模快速增长,如何科学有效管理成为热议话题,航展上一些企业也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航天科技展区的一块沙盘上,货运无人机、电力巡检无人机、治安巡逻无人机等模型在城市中繁忙穿梭。“众多航空器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运行,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数字大脑’。”航天科技集团九院旗下飞鸿公司总经理陈建国说,公司研发的“鸿栅”无人自主任务管理系统可以接入多种无人系统,实现跨域、跨平台管理。

  此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了“光箭”“天盾”系列低空安防装备,可用于保护机场、仓库、油田、变电站等重要设施。海格通信推出“天腾”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运用时空网格化技术将空域、航路、设施等数据绘成一幅立体画卷,能提供飞前、飞中、飞后全流程服务。中国电科展示了“天牧”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支持对10万架次以上规模的航空器实时监测。

  搭建合作平台,国内外企业看好中国航空市场

  作为世界五大航展之一,中国航展不但是国内外新装备、新技术、新应用的展示窗,也是航空航天企业深化合作、开拓市场的大舞台。据介绍,本届航展交易额达2856亿元,签约涉及飞机1195架,飞机数量创新高。

  超过100亿元!11月13日,来自中航无人机、白鲸航线等10家企业的客户代表与中国航发集中签约,签订了1500余台航空发动机的意向采购合同和合作协议,总金额超100亿元。“这是中国航发历史上签约台份最多的国产民用航空发动机总订单。面对通用航空市场需求,我们积极布局涡轴、涡桨、混合动力等产品谱系,后续将加速系列化、产业化发展,为我国通航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中国航发副总经理王之林说。

  C909、C919均获新订单!本届航展上,海航、多彩贵州航空等与中国商飞签署了数十架C909、C919客机订单。根据中国商飞最新市场预测,未来20年,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将接收喷气客机超9000架。

  中国航空市场的大机遇,也吸引了众多海外客商。据了解,本届航展的境外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04%,俄罗斯、法国、美国、沙特阿拉伯、意大利等国以展团形式参展,欧洲空客、巴西巴航工业等世界知名航空企业纷纷前来合作。

  目前,中国已成为空客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单一国别市场。空客预测,未来20年中国市场所需的新客机和货机将占同期全球总需求的20%以上。航展期间,空客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涵盖创新研发、工业合作等多个领域。空客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说,公司将继续深化在华布局,助力中国航空业高质量发展,并为全球航空业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通用电气航空航天首次以独立品牌身份亮相航展,其与相关合资公司同多家国内航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收获订单近19亿美元。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全球副总裁向伟明说:“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将一如既往地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继续拓展在华航空发动机维修网络,增加生产制造领域投资,助力中国民航发展。”(邱超奕 贺林平 谷业凯)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开往春天的列车

  • 污水变资源 微藻“显神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