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金融高效服务千行百业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数字金融高效服务千行百业

来源:经济日报2024-12-05 09:47

  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数字金融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实现金融普惠目标,增强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夯实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能力基础,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

  业内专家表示,发展数字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快数字化转型,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同时守住数字金融发展的风险底线。

  创新产品助推行业发展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的中国(连江)海峡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是福州现代物流城的三大专业市场之一。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可实现年交易量超600万吨、年交易额约500亿元。

  “我们致力于成为集农产品交易、加工、配送、冷链仓储、电商物流等全业态、全品类、全链条的现代农产品智慧物流园。”中国(连江)海峡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副董事长吴融华告诉记者,过去物流园都是依靠人力管理运营,无法实现多场景下的缴款对账和便捷支付。为此,物流园与光大银行福州分行合作,由银行提供一套“智慧农批”解决方案,有效满足了入驻商户和市场管理方的金融服务需求。

  便捷的金融服务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商户入驻。截至目前,园区入驻商户近500家,主销果蔬品类超300种,日均交易量稳定在5000吨至6000吨。

  光大银行福州分行数字金融/云生活业务部总经理李敏介绍,“智慧农批”属于量身定制的数字金融服务,针对物流园费用收缴品类多、结算流程复杂、对账繁琐等痛点,集合代收、银企通、云缴费等支付结算产品,提升园区整体数字化运营能力。

  加快现代智慧物流园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行业发展趋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马天娇认为,银行业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金融大文章发展。围绕核心优势业务,加速数字化布局,为更多企业提供适配的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行业生态发展。

  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发现

  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达41.7万亿元,占全球数字金融市场规模的15.6%,位居全球第一;数字金融用户规模达9.6亿人,占总人口的68.6%。

  与此同时,数字金融发展仍存在难点痛点,实现数据自由流动和相互连通任重道远,金融科技核心技术攻关仍需加强,硬件约束不容忽视,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相关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数据已成为关键性生产要素,如何将数据资源转变为金融资本成为重要课题。不久前,泉州数据集团获得了一笔5000万元的融资授信,实现了当地企业数据资产融资授信“零”的突破,泉州数据集团成为福建首家数据资产入表的国有企业。

  据介绍,泉州数据集团以工程项目招投标信息数据为基础,形成企业数据产品“泉数工采通数据集”,该数据产品已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以及福建大数据交易所挂牌上市。光大银行泉州分行以“泉数工采通数据集”数据资产入表为切入点,于今年6月给予该集团融资授信额度。

  “当前,数据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鼓励金融机构在深入挖掘产业需求的基础上,以相关数据资产为要素,创新开展基于数据资产未来收益权的质押融资新模式,做深做实数字金融大文章,更好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副行长郑锦民说。

  紧密融合产业链供应链

  数字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紧密,尤其是与贸易新业态发展相向而行。企业与银行携手,创新数字金融方案,有助于实现从传统交易结算到高频高效的数字化交易场景的转变,实现降本增效。

  “大宗商品全球流通,物流的支撑很关键。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需要集成与协同。”厦门象屿智运、屿链通数智总经理陈丽英介绍,厦门象屿目前依托自身物流优势,利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AI等技术,自主研发构建了屿链通数字供应链服务系统,通过货物资产数字化,赋能供应链数字金融创新发展。

  据介绍,通过构建数字化系统对企业货物流通和仓储进行智能化管控,能够更精准地评估货物价值,在畅通货物流通渠道的同时,让企业存货成为“看得见、控得住、能变现”的融资贷款有效质押物。

  结合厦门象屿智慧物流发展需要,光大银行厦门分行通过提供定制化“屿链通”创新型科技供应链金融服务,满足象屿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供应链融资需求。目前对接供应链上下游客户超50户,累计获批授信客户18户,累计授信金额超7亿元。

  当前,新的商业模式能提供全流程线上化综合金融支持,风控也更多依托数字化平台的数据支持,越来越多的银行确定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光大银行厦门分行副行长黎明说,目前多数大型企业都在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上下游一体化,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对于银行而言,对接企业数字化的前期投入很大,但在商业模式上是可复制和推广的。(陆 敏)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德清:卫生院开设儿童体重门诊

  • 《哪吒之魔童闹海》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近日,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喆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白宏震、汤谷平教授及海洋学院王楠副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5-03-14 09:3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白洋团队13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构建首个作物根际细菌基因组数据库以及作物根际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2025-03-14 04:10
我出生在安徽寿县农村,幼时目睹父老乡亲缺医少药的困境,长大后便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2025-03-14 04:25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刚开学,我和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假期有啥进步。有学生说深入钻研了英语六级通关秘籍,自信本学期六级必定取得高分;有学生讲潜心研究了高压绝缘,C刊论文胜券在握;
2025-03-13 05:15
这个春天,越来越多“Z世代”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带来春耕新气象。如今,他接到了3000多亩农田的服务“订单”,周边农户都乐意把农田托付给这个老练的“新农人”来打理。
2025-03-13 09:01
在总结11个术前免穿刺手术案例的基础上,邢念增在国际上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
2025-03-13 09:0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释放需求潜力,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025-03-13 09:00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虽已落幕,但引发的思考和争论仍在持续。
2025-03-12 10:11
龙泉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汽车空调热管理产业,全市不到30万的人口中,就有近2万人从事汽车空调行业。
2025-03-12 10:01
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的“首选项”。
2025-03-12 09:59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之下,找准产业发展需求的“钉子”,砸实科技成果转化的“锤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2025-03-12 09:58
代表委员之声——创新引领推动未来产业
2025-03-12 09:53
CGT25型燃气轮机额定输出功率25兆瓦,具有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地域适应性强、双燃料适配及在线切换等特点。
2025-03-11 09:05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普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技创新的腾飞。
2025-03-11 09:04
从伦理治理的角度看,研发者应在数据收集、模型训练和算法设计阶段,引入多样性、多元化的视角,避免单一文化或群体偏见主导AI。
2025-03-11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