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多部门开列2025年任务清单 更多增量政策将出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多部门开列2025年任务清单 更多增量政策将出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4-12-16 09:34

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和“两新”项目 启动一批科技重大专项

多部门开列2025年任务清单 更多增量政策将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近日密集开展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开列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记者获悉,明年,围绕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加力扩围“两新”政策、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更多增量政策举措正在酝酿出炉。与此同时,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相关部门将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全方位扩内需 “两重”“两新”将加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明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围绕扩内需,多个部门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举措。

  近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工作时强调“更加注重做强国内大循环”,提出加快推动“两重”建设,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各类建设资金,推动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持续推动重大项目引入民间资本。加力做好“两新”工作,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

  “从国际经验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上说,下一步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盛秋平透露,商务部将加快出台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

  财税和金融政策也将为扩内需提供政策支持。财政部表示,财政部门要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也明确,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明年外需可能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稳增长还应以扩大内需为主,尤其是消费需求将成为政策支持重点。预计明年用于补贴“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和范围都将会扩大。投资方面则侧重于提高投资收益,预计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项目建设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启动一批科技重大专项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培育壮大数智结合、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要加快运用先进技术、前沿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多部门正积极推进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启动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用好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完善技术、环保、安全、能耗等标准,促进‘新三样’等优势产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巩固和提升国际竞争优势。”韩文秀说。

  持续防风险 加快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继2022年、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第三年将房地产放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框架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为应对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挑战,中央政治局会议9月26日作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部署,这一决策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有关部门和城市政府积极响应,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政策“组合拳”。

  其中,扩围“白名单”覆盖范围便是“组合拳”中关键一项。董建国表示,年底前“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将增加到4万亿元。通过建立国家、省、城市三级房地产公司协调机制,推动合规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审尽审、应贷尽贷,资金拨付尽早到位。

  对于“白名单”制度,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也明确,要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势头,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将从释放需求、构建新发展模式等方面入手进一步“稳楼市”。董建国表示,一方面要着力释放需求,因城施策,落实好各项政策,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另一方面着力改善供给,合理控制房地产新增用地供应,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推动房地产企业有效盘活存量用地和房产,加快转型发展。(汪子旭 郭倩 梁倩)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