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外贸实现“三量”齐升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外贸实现“三量”齐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1-14 09:44

  二〇二四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量、增量、质量均有提高——

中国外贸实现“三量”齐升

一月十三日,在山东港口青岛前湾港,装载外贸集装箱的货轮停靠码头。俞方平摄(新华社发)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全球贸易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对外贸易表现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1月13日,中国外贸成绩单出炉:202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了总量、增量、质量的“三量”齐升;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近70万家,数量再创新高;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10.8%。

  一组组跃动的数据,展示了中国外贸连上两个万亿级台阶的新突破,绿色贸易、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的新动能,出口和进口贸易伙伴均有增加的新变化……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也为全球贸易复苏发展增添了信心与动力。

  实现质升量稳目标

  中国外贸创新高的背后,有哪些看点?在国新办1月13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2024年,我国外贸既有量的合理增长,又有质的有效提升,实现质升量稳目标。

  看量,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增长5%,这个规模比2020年增加了11.63万亿元,这个增量是“十三五”期间五年增量的1.5倍。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和进口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14.5%和10.5%,同比分别提升0.3和0.1个百分点。

  看质,中国外贸呈现4方面特点——

  结构更优。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去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了8.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0.9个百分点,达到了59.4%,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四成。进口产品持续多元有效供给,机电产品进口增长7.3%,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了5%。

  “新”意更足。2024年,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实现了13.1%、32.8%、45.2%的增长。跨境电商新业态全年进出口达到了2.63万亿元,比2020年多了1万亿元。自主品牌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达到21.8%,国货潮牌在世界各地刮起了“中国风”。

  主体更强。2024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经营主体近70万家,数量再创新高。截至2024年底,我国“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企业数量达6338家,比2023年底增加了612家。

  伙伴更多。2024年,我国对联合国统计分组中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记录,其中出口和进口伙伴分别比2023年增加了1个和4个,对160多个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

  各区域进出口均有增长

  过去一年,全国各区域进出口表现怎样?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2024年,东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优势互补、各展所长,进出口全部实现增长。

  东部地区继续发挥“压舱石”的作用。全年进出口34.95万亿元,增长5.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79.7%,合计进口了全国超过85%的原油和消费品,出口了八成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家用电器和锂电池。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不断加速,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增长10.1%,拉动全国进出口增长1.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船舶出口增长60.8%,海上钻井平台出口增长1.2倍,二者占全国的比重都超过九成。

  中西部地区2024年进出口7.65万亿元,增长4%。在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中不断实现开放发展,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2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更多的国际元素走进内陆腹地。新西兰的毛肚、越南耗儿鱼等,经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运输,登上了火锅菜单;泰国的榴莲、老挝的香蕉等经过中老铁路入境,丰富了大家的水果选择。

  东北地区进出口规模连续4年创新高,2024年达到1.25万亿元。其中,出口增长8.1%,快于全国出口1个百分点。东北老工业基地生产研发能力强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发挥,工程机械出口增长10.5%,电气控制装置出口增长9%。东北地区冰雪经济产业持续发力,对德国、意大利、荷兰出口的滑雪鞋服和滑雪板都成倍增长,为我国外贸增添了新亮色。

  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王令浚表示,2024年,无论是对新朋友,还是老伙伴,我国外贸都有亮眼表现。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首次超过50%。去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0.3%,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9.6%、2.7%。2024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

  大部分贸易量来自东盟等新兴市场。对东盟连续9年进出口保持增长,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金砖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增长5.5%;此外,我国持续同拉美、非洲、中亚五国、中东欧等加强经贸合作,对其进出口分别增长7.2%、6.1%、7.2%、7.5%。上述市场对我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近六成,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也保持增势。欧盟是我国消费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也是我国机电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双方经贸联系密切,不断拉紧了中欧利益共同体的纽带,2024年双边贸易增长1.6%,其中对法国、西班牙、匈牙利分别增长2%、4.5%、12.9%。同期,中美贸易增长4.9%,与我国贸易整体增速基本持平。

  王令浚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外贸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基本面没有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下一步,海关将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持续推动我国外贸行稳致远。”(邱海峰)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曹妃甸“湿地优雅精灵”

  • 河北丰南:春暖农事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刚开学,我和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假期有啥进步。有学生说深入钻研了英语六级通关秘籍,自信本学期六级必定取得高分;有学生讲潜心研究了高压绝缘,C刊论文胜券在握;
2025-03-13 05:15
这个春天,越来越多“Z世代”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带来春耕新气象。如今,他接到了3000多亩农田的服务“订单”,周边农户都乐意把农田托付给这个老练的“新农人”来打理。
2025-03-13 09:01
在总结11个术前免穿刺手术案例的基础上,邢念增在国际上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
2025-03-13 09:0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释放需求潜力,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025-03-13 09:00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虽已落幕,但引发的思考和争论仍在持续。
2025-03-12 10:11
龙泉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汽车空调热管理产业,全市不到30万的人口中,就有近2万人从事汽车空调行业。
2025-03-12 10:01
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的“首选项”。
2025-03-12 09:59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之下,找准产业发展需求的“钉子”,砸实科技成果转化的“锤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2025-03-12 09:58
代表委员之声——创新引领推动未来产业
2025-03-12 09:53
CGT25型燃气轮机额定输出功率25兆瓦,具有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地域适应性强、双燃料适配及在线切换等特点。
2025-03-11 09:05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普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技创新的腾飞。
2025-03-11 09:04
从伦理治理的角度看,研发者应在数据收集、模型训练和算法设计阶段,引入多样性、多元化的视角,避免单一文化或群体偏见主导AI。
2025-03-11 09:04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开展科普,“应当采取公众易于接触、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2025-03-11 09:0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11 04:55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体现的正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
2025-03-11 05:00
走路,本是一桩简单的小事,但对瘫痪病人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加福民团队采取微创手术,将2个直径约1毫米的电极芯片植入到运动脑区,脑部、脊髓的手术可在4小时左右一次完成。
2025-03-10 09:10
近年来,沪市民营上市公司以创新为引擎,其智能工厂代表了当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领先水平。
2025-03-10 09:09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代表观察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发展的同时,引发的技术风险也日益凸显。
2025-03-10 09: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