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经济开年热腾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2-17 09:31

  电影热、旅行热、购物热、冰雪热——

中国经济开年热腾腾

  2月12日,在位于浙江杭州建德市更楼街道的建德新农都农产品批发市场内,一场特色元宵市集主题活动助力消费市场升温。2025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建德新农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集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批发零售于一体,发挥保障商品供应和稳定区域物价作用。图为元宵市集上,小朋友表演“萌娃舞龙”。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哪吒2》踩着“风火轮”,在海内外掀起火热旋风,背后是迎来“史上最强”春节档的中国电影业;“尔滨”遇上亚冬会,演绎的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冰雪经济蓬勃发展;消费市场供需两旺,展现的是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中国蛇年开局良好”,春节刚过,世界就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春意盎然。

 

  “蛇年开局良好”

  《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的表现引发外媒持续关注。动画专业媒体“酿造动画”网站称,由《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保持近10年的票房纪录被《哪吒2》打破,后者成为全球单一电影市场票房最高的电影,也是全球首部票房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非好莱坞电影。《好莱坞报道者》评价称,“《哪吒2》以顶尖动画技术与深刻叙事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高度”。路透社称,《哪吒2》的爆火印证了中国本土IP的强大号召力。

  《哪吒2》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的背后是火热的中国电影市场。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引用数据指出,截至2月5日,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突破100亿元人民币,观影人次达到1.87亿。多部影片在海外同步上映,有的登上了当地非英语影片的票房榜首。彭博新闻社网站和《联合早报》等媒体均注意到,2025年中国春节档电影市场总票房和总观影人次刷新纪录。

  春节电影票房的火爆反映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旺盛活力。古巴拉美通讯社报道说,中国春节8天长假期间,全国范围内的旅游需求旺盛,国内消费市场繁荣。根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春节假期商品消费同比增长9.9%,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2.3%。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中国春节假期旅游收入和出行人数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消费者在商品和服务领域的支出明显增长。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在春节假期中,中国国内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7.0%,达到6770亿元人民币,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路透社援引中国官方数据指出,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游客单次出行平均支出达1351元,较去年有所提升。

  春节刚过就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拉开帷幕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为中国的“冰雪热”再添一把火。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杂志刊发报道,称赞哈尔滨冬季景观迷人,认为此次盛会不仅能推动全球冰雪运动的发展,还将为当地及更广泛区域的旅游业注入新活力。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有望达5.2亿,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

  英国路透社报道说,这个冬季中国冰雪旅游成为经济亮点,提振了国内消费。“点雪成金:中国冬季运动热催生万亿市场。”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称,中国的冬季运动市场正在迅速崛起,人们对冬季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给旅游、文化和装备制造业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深远的。

  “中国蛇年开局良好。”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团队在一份报告中说。作为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重要窗口,火热的春节消费市场为全年开了个好头,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

  一系列措施正在奏效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消费补贴政策,多个行业因此受益,利好开年经济,中国春节期间电影市场火热凸显了这些举措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新加坡《联合早报》关注到中国各地政府为促进电影消费推出的多项举措。报道称,各地通过发放观影消费券、推出低价票及票务平台优惠券包等措施,有效激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情,为春节档电影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助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认为,消费者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增加,表明中国政府为提振需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正在奏效。报道指出,中国免签政策成效显著。携程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免签政策范围扩大的推动。

  法新社文章指出,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宣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取消购房限制、降低利率和提供家居用品补贴等,以提振经济。今年1月,中国宣布了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措施,旨在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措施鼓励地方政府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券、消费满减和积分奖励兑换等优惠措施以促进消费,并增加对文化和旅游产品的投资。

  巴西最大财经杂志《审视》刊文称,中国消费者在2025年春节假期的消费积极性高涨,进一步增强了消费市场的乐观情绪。中国去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极大拉动了民众的消费需求。路透社也重点关注了中国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提振经济增长。报道援引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的话说:“预计到2025年,补贴总额将翻一番,达到3000亿元。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政策转向增加消费。”

  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受益于中国政府的精准政策和当地资源禀赋优势,中国冰雪产业正从“冷”资源变成“热”产业。美国《旅行和旅游世界》、《越南新闻》等媒体关注到,中国越来越重视冬季运动和冰雪旅游业发展。报道指出,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增强了市场信心。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8个方面24条举措,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明确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更大的繁荣”

  随着中国敞开大门、不断降低关税水平,“洋年货”纷纷加入中国春节大礼包。新西兰猕猴桃、智利车厘子、澳洲龙虾、俄罗斯雪蟹等各国商品走俏中国市场,满足中国人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意大利巧克力糖果的线上销量增长了82.1%。

  全球知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认为,中国的单边开放政策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还将惠及全球。“如果中国变得更加开放,就会有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与中国进行贸易,进而带来更大的繁荣。”美国《旅行和旅游世界》网站评价称,春节强劲的旅游消费为2025年中国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中国市场的繁荣成为今年全球旅游业繁荣的标志性开端。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冰雪消费市场,冰雪经济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国冰雪产业规模从最初的2700亿元迅速扩张到2023年的89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冰雪装备出口日趋活跃。新加坡《海峡时报》等媒体评论称,中国冰雪经济发展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2025年、2026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连日来,法国赛诺菲、德国大众等外资纷纷加码在华布局,汇丰等多家外资机构发布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继续看涨中国市场。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近日报道,日本汽车巨头丰田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在上海投资建设电动汽车工厂,成为首家在中国独资建厂的日本车企。丰田称,新公司将研发一款雷克萨斯品牌的全新电动汽车,计划于2027年投产。工厂初期年产能约为10万辆,预计将创造约1000个新就业岗位。法新社称,这是继特斯拉上海工厂后,中国第二家完全由外资拥有的电动汽车工厂。

  路透社和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均关注到,中国国务院承诺今年将着力提振国内消费,同时稳定对创造就业至关重要的外资企业。正如葡萄牙《费尔盖拉什周刊》报道指出的,通过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政策调控,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前行,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张 红)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图书馆:周末来读书

  • 西安铁路工业遗存变身市民乐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成立于2000年,旨在面向公众传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2025-02-14 10:26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025-02-14 10:24
《自然》杂志13日报道我国发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
2025-02-14 10:23
在当前的极寒天气下,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电力保供更安心。
2025-02-14 10:22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14 10:11
独脚金是寄生在高粱上的一种植物,能导致高粱减产甚至死亡。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敲除后,高粱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
2025-02-14 10:04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