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春雨绵绵,万物竞发。
广西南宁雾野农业的无土栽培基地里,青椒、小青瓜在岩棉基质上茁壮生长;梁村的毛节瓜种植基地中,农户们覆膜、栽苗,忙碌的身影与翠绿的瓜苗交相辉映……
在这片土地上,智慧农业与传统农耕深度融合,展现出现代农业的蓬勃活力。南宁市税务部门以政策为“犁”、服务为“雨”,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税动力”,既守护百姓的“菜篮子”,又托举起农民致富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兴农 税惠浇灌“智慧田”
在光和村、良勇村的现代化大棚内,岩棉基质替代了传统土壤,传感器实时监测营养液浓度,精确控制蔬菜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这种无土栽培技术不仅减少病虫害,还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真正种出纯绿色不打药蔬菜。
“这里曾是撂荒30年的贫瘠土地,如今通过技术革新,形成了‘一棚一产业’的集约化模式。”广西某农业总经理韦武廷介绍,通过引入智能设备和技术团队,大棚一年的产量比普通种植方式高出6—8倍。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税务部门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4年,该公司享受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费4万余元,进一步缓解了资金压力。
施好“税惠肥”,激发“向新力”。为进一步扶持农企农户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南宁市邕宁区税务局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为企业“建档画像”,不断健全“标签化”服务体系,根据企业需求,及时为企业推送最新的政策,以精准有效的税惠政策、主动贴心的税费服务,助力农企农户不断向“新”而进。
产业富民 税力护航“菜篮子”
在梁村毛节瓜基地,基地负责人梁承基正指挥农户抢种瓜苗。“今年计划种植50亩,预计4月上市,采摘期可延续至7月。”梁承基提到,基地采用“以销定产”模式,通过订单农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产品不仅畅销广西本土,还远销广东、香港等地。
随着销量增长,各种涉税诉求也随之而来。发票怎么开?税费怎么申报?惠农涉税政策怎么享受?南宁市邕宁区税务局聚焦农企农户涉税需求,积极整合资源,通过征纳互动平台远程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政策咨询、办税辅导、业务办理等涉税服务,纳税人缴费人无需到厅即可远程办理涉税业务,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降低办税缴费成本。
“以前开票遇上问题,都得跑一趟税务局排队解决。”梁承基感慨道,“如今在电子税务局动动鼠标,办税、开票全搞定,发票‘嗖’的一下就发到客户手里,省时省力不说,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小小的“菜篮子”,装着大民生。下一步,南宁市邕宁区税务局将持续聚焦企业的需求,持续优化纳税服务举措,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为“菜篮子”工程注入税动力,确保民众的“菜篮子”更加稳固、安心。(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