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部大省优势再造 河南枢纽建设全面提速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部大省优势再造 河南枢纽建设全面提速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5-03-18 10:00

  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新增2座,总数由原先的6个增加至8个;国铁集团郑州局单日最高发送旅客93.2万人,创历史新高;郑州机场新开通、加密多条国际货运航线;中欧班列(郑州)首月开行315班,同比增长200%……今年以来,系列利好政策之下,河南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持续发力枢纽经济,并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年投资千亿元建设立体交通网

  走进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中铁七局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铁路作业区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吊车不时起落,焊花飞溅间,3500余名建设人员正在加紧施工。

  “目前施工进度已经过半,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阶段施工。”中铁七局现场施工负责人陈磊介绍,为确保如期达到交工验收条件,近期陆续攻坚大仓钢结构吊装、混凝土面板、铺轨等重点工作。

  从2022年9月项目开工奠基,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基础设施基本为零,到2024年6月铁路专用线启用,正式通车……不到两年的时间,郑州航空港区就打通了一条联通世界的新通道。随着铁路作业区今年6月底正式投用,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也将全面投入使用。

  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在中部地区崛起大背景下,近年来,河南持续完善通道布局,不断巩固提升通道优势,2024年综合交通线网规模已达29.2万公里,“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形成。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郑州入选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建成内陆地区首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万列。内河航运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0.4%。

  根据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河南将加快建设雄商高铁、平漯周高铁、郑州南站,开工焦济洛平、南信合高铁。建成沿黄高速公路等项目,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开工建设商丘机场,加快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和周口、潢川、鲁山等机场前期工作。建成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加快沙颍河、淮河、唐河等13个港航项目进度。

  “今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计划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综合交通线网规模达到30万公里以上。”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圆满完成了1400亿元年度投资目标。

  作为省内重大交通项目投融资主体,河南交通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集团将在内河航运投资100亿元以上,确保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建成;高速公路投资390亿元,确保17个项目、1037公里建成通车,助力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

  持续降本增效让企业“轻装上路”

  伴随一声长长的汽笛,搭载96辆上汽郑州工厂轿车的铁海联运班列从郑州车站海关启程奔赴青岛港,随后换装货轮,无缝衔接海运出口至英国费利克斯托港。

  据郑州车站海关测算,过去,货物从郑州出发运抵青岛港后要暂存货站,待向海关申报放行后才能装船起运。而现在,企业可提前办妥通关手续,货物不用等待直接装船出海,至少能缩短一天等待时间,每个集装箱节省物流成本约1000元。

  “现在货物从郑州铁路口岸放行后,企业即可向税务部门申请退税,平均可缩短3至5天退税周期,资金周转速度更快了。”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王京说,去年公司就超额完成了全年开行计划,今年有望实现新的增长。

  首创通关模式智选菜单,可根据企业需求智能匹配最优“通关+物流”组合模式,便于企业叠加享受各种通关便利政策,提升通关效率20%;探索实施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等创新举措,解决出口拼箱货物布控查验后找货难、重新拼箱难等问题,为布控查验的集装箱每箱节约600元以上的掏装箱费用……近年来,为保障中欧班列(郑州)运行,郑州海关不断完善监管环节和作业流程。

  “目前,中欧班列(郑州)运输货物超七成货源来自省外,货物种类已拓展至食品、粮食、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设备等1600余种,形成27条直达线路、227个国际站点的物流网络体系。”郑州车站海关副关长赵宁说。

  物流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是实体经济的“筋络”。通过打造空港、陆港、公路港、水港、口岸衔接融合的多式联运大格局,截至2024年5月,河南省社会物流成本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2月,河南省政府又印发《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降低物流体系运行、资源配置、协同组织、技术升级、企业经营等5个方面成本谋划举措16条,持续为社会物流成本“减负”。

  国家《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低至13.5%左右。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到2027年,河南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争取降至12.5%。

  据河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此前预计,2024年,河南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超过19万亿元,保持中西部省份第一位。全省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超过2000家,A级物流企业近400家,物流师、采购师数量超过2.5万人。

  “以2024年河南GDP6.36万亿元计算,假设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低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在社会物流总费用上可节省约636亿元,从生产资料到中间产品再到最终产品,每个环节的成本都会降低,全产业链条上所有经营主体都会享受到降本增效的红利。”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说。

  双循环为支点撬动经济新引擎

  今年开年,一架B767全货机由丹麦比隆飞抵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在完成货物装机后飞回比隆,标志着郑州—比隆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中豫航空集团相关业务人员表示,这是河南首条直飞北欧地区的货运航线。其开通同时意味着,航运物流领域世界500强企业——马士基航空,正式入驻郑州机场,郑州至欧洲的空中廊道拓展至北欧地区。

  让枢纽经济发展更具韧性、更具张力、更具优势。按照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2025年,河南将高水平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推进郑州—吉隆坡、郑州—墨西哥城等“双枢纽”建设,加快建设中国邮政航空枢纽。建成投用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支持布局重点枢纽城市海外货站和海外仓。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000家以上。

  受访人士表示,枢纽经济正在从内深度整合全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向外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河南高质量发展。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新增国家物流枢纽26个。其中,河南新增2个,分别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周口,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驻马店。

  “至此,河南承载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已由原先的6个增加至8个。”在河南工业大学教授王焰看来,不同类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合理布局,将对河南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效通畅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提供更强的支撑,并将显著提升对周边省市的物流辐射能级。

  周口市港航管理局数据显示,作为河南内河航运的重要枢纽,周口港已开通国内集装箱航线18条、国际集装箱航线14条。2024年,航运货物吞吐量达5205万吨,同比增长27.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6.3万标箱,同比增长56%。

  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于海涛表示,周口港作为“豫货出海”的桥头堡,与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海南自由贸易港等联系紧密,已成为联通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物流枢纽。

  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提出,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张占仓表示,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区位交通优势显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能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激发市场活力。

  “随着各方扎实推进政策及项目贯彻落实,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更加方便快捷和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将助力河南枢纽经济‘筋骨’更加强壮。”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李文哲)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建德:“以花为媒” 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 乌鲁木齐社区文化丰富居民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