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 积极稳外贸扩内需
首页> 经济频道> 焦点 > 正文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 积极稳外贸扩内需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5-03-20 10:01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经济转型迈向关键阶段的当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已然成为我国稳外贸、扩内需战略布局中的核心举措,其蕴含的战略意义与现实价值,正日益凸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作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以服务贸易与服务消费为翼 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已然成为稳外贸、扩内需的关键着力点,犹如两架强劲的引擎,推动经济稳健前行。

  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应着力于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全面推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这一清单的实施,不仅是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主动对接,更是我国在开放之路上迈出的坚定步伐。在电信领域,新的开放举措将引入更多先进技术与理念,激发行业活力,提升我国电信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教育领域的开放,有望促进国际教育资源的交流融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文化领域的开放,能够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时汲取多元文化的精华;医疗领域的开放,将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全民健康福祉;金融领域的开放,则能增强金融市场的活力与韧性,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促进服务出口,是提升我国服务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与国际化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中国服务的魅力与实力。通过打造一批服务贸易综合改革开放平台,为企业搭建起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拓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多双边和区域合作。这些平台犹如一个个窗口,让世界看到中国服务贸易的潜力与机遇,吸引更多的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服务消费作为内需的重要支撑,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需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让消费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或是借助智能设备实现便捷的养老托育服务。鼓励业态融合,催生更多新颖的消费模式,如餐饮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数字消费与实体商业相互渗透。推动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同时,完善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养老托育、数字消费等领域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更优质的服务。

  为实现服务贸易与服务消费的蓬勃发展,要巧用“对外开放”与“对内放开”的策略,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工具,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财政政策可加大对服务贸易与消费领域的投入,扶持重点项目与企业;税收政策可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优惠,降低运营成本;金融政策则能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助力其发展壮大。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服务消费需求,让经济的内外循环更加顺畅,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服务贸易要积极开拓国际新航道

  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路径。全面推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这一举措犹如为服务贸易的发展绘制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主动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接轨,让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舞台上更具规范性与竞争力。

  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新的开放举措如同一股股春风,为这些行业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例如,在金融领域,外资的引入和先进金融理念的流入,将促进金融服务的创新与升级,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推动服务出口迈向新高度。打造一批服务贸易综合改革开放平台,恰似构建起一座座“贸易桥梁”,拓展了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在多双边及区域层面的合作。同时,借助数字技术的东风,推动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从服务的供给端到需求端,全方位实现数字化创新,让原本难以跨越国界的服务,借助网络的力量,突破时空限制,大大提升了服务的可贸易性。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如金融、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如同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在服务贸易的版图中所占比重不断攀升。这一积极变化,是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生动体现。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更多前沿技术将融入服务贸易,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占比,使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攀升。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支柱。通过制度型开放,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吸引全球优质资源汇聚。同时,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我国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自贸协定,这些协定如同坚实的纽带,为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搭建了广阔舞台,助力我国服务贸易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服务消费要聚焦激活内需新动能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让消费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例如,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场景,或是借助智能化手段实现餐饮住宿的个性化服务。鼓励业态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消费的深度融合,催生新的消费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同时,完善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养老托育、数字消费等领域的标准,让消费者在享受服务时更有保障。通过“对外开放”引入国际优质服务资源,“对内放开”激发国内市场活力,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为优质服务供给注入强大动力,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服务消费需求。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重心逐渐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移。服务消费已然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关键力量。2024年,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到46.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这组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服务消费的强劲增长态势,也预示着其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凸显。现在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养老托育、数字消费等重点领域,犹如一座座待挖掘的“金矿”,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完善这些领域的相关标准,能够有效提升服务供给水平,激发市场活力。例如,在养老托育领域,规范的服务标准将为老年人和婴幼儿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服务,同时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服务贸易与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有助于我国在全球服务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通过扩大开放,吸引全球优质资源,提升服务贸易的质量与规模,增强我国在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力。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出口,为外贸稳定增长注入新动力,使我国外贸结构更加优化,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更强。

  服务消费的持续增长,能够精准对接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追求高品质生活转变,提升消费层次。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服务消费的扩容升级,不仅能直接拉动经济增长,更能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有力支撑,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的协同共进,如同催化剂一般,促进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优化配置。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实现产业升级。二者的互动发展,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引领我国经济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稳健前行。综上所述,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聚焦这两大领域,必将为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杨宜勇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前所长)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开往春天的列车

  • 污水变资源 微藻“显神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