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合规经营是企业的生命线,诚信纳税是发展的压舱石。在税收治理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南宁市税务部门以精细服务为抓手、数字赋能为支撑,从破解融资难题到防范涉税风险,从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到跨境业务精准护航,用“税力量”护航企业合规发展,助力市场主体行稳致远。
合规路上有“金桥”
在数字经济时代,纳税信用已从义务履行的凭证变为企业发展的“信用资产”,信用等级不仅是企业合规能力的体现,更是金融机构授信的重要依据。
广西某混凝土有限公司因拓展生产规模面临资金周转压力,良好的纳税信用为企业获得资金信贷的支持开辟了新路径。南宁市邕宁区税务局与当地银行主动上门,鼓励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进行融资,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助力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合规经营是获得支持的前提,良好的纳税信用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公司财务负责人尹新文表示。
该公司是众多受益于“银税互动”的企业之一。随着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主动将合规经营转化为核心竞争优势,以诚信经营筑牢发展根基。
合规经营添“智囊”
“税务部门的预警让我们及时纠正了申报错误,及时规避了税务风险。”隆安县某冷饮批发部负责人何其宁感慨道。这家个体工商户因长期采用定期定额征收,忽视了进销数据匹配,2024年接收其他公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远远大于申报销售额,因此触发“有进无销”风险预警。
涉税操作不规范常是企业的“隐形雷区”,在日常经营中,由于部分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对涉税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在税费业务上存在不规范行为。“我们原以为核定征收只需按定额申报,现在才懂进销数据必须匹配。”何其宁坦言。
为引导纳税人主动纠正错误行为,隆安县税务局通过电子税务局推送风险提醒函并指导企业自查。在税务人员辅导下,该批发部更正了2024年有申报逻辑偏差的申报表,提高纳税申报数据的准确性。
合规不是束缚,而是发展的“安全带”。隆安县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构建“购销差异分析”“库存周期监测”等指标,通过“预警-辅导-整改-防控”全链条服务,推动纳税人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合规”,及时改正政策执行偏差、规范税费申报,让合规成为企业稳健前行的坚实保障。
合规发展拓“新局”
近年来,在创新研发与海外拓展的双重驱动下,企业正加速突破技术壁垒、开拓全球市场。
自2023年以来,广西某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充分把握政策机遇,将业务重心转向光伏电缆,购入广西首套电子辐照加速器生产线,并对低烟无卤生产线配套升级,累计投入研发费用600余万元。
“技改的‘卡脖子’难题更多是研发资金的缺乏。”公司财务总监胡小玲坦言。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在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辅导企业完成研发费用提取、归集、统计,并与企业共同审核把关研发项目、严防虚报研发投入,督促企业及时、真实、准确地将研发费用汇总填报到财务报表中,为企业合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筑牢基础。胡小玲表示,“2024年,公司享受政策红利574万元,实现盈利2个多亿元。”
在深耕国内市场、加速转型升级的同时,“走出去”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广西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从事对外承包建筑工程、垃圾发电锅炉相关设备产品出口加工的出口,年出口额达785万美元。然而,跨境涉税事项的复杂性对企业来说是一大难题。
“跨境业务复杂,我们在海外拓展中面临着政策理解不透彻,涉税责任划分不清晰、风险如何防范等问题。”公司财务负责人黄燕雁表示。南宁市西乡塘区税务局深入开展调研,辅导企业处理跨境涉税问题,帮助企业掌握最新政策,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定期向企业推送潜在的涉税风险点,帮助企业不断完善财税风险防控机制。
“税务部门的定期宣传和辅导,帮助公司了解税务风险、规范操作流程,避免了潜在的跨境税务风险。”黄燕雁说。2024年以来,该公司与泰国TPI宝鳞电力公共有限公司等签订出口合同,总金额超800万美元,享受出口退税约440万元。(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