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23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海螺集团、华为联合举办的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成果发布会在安徽芜湖举办,发布水泥建材行业首个大模型。
2024年4月起,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支持下,海螺集团联合华为启动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建设工作。双方梳理出共计15类200余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基于华为云Stack建设人工智能训练中心,并利用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预测大模型、视觉大模型、NLP(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三大底座,打造集“中心训练、边缘推理、云边协同、边用边学、持续优化”于一体的人工智能运行体系。
目前,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依托海量水泥工业数据以及深厚的行业知识沉淀,借助实时数据分析和自主学习能力,已在质量管控、生产优化、装备管理、安全生产、智能问答等5大类40余个子场景取得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突破,实现了工艺参数动态优化、异常预警秒级响应、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等核心价值,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新引擎。
针对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强度检测结果滞后、无法及时有效地指导生产的痛点,大模型通过实时生产质量关键特征推荐,实现了熟料3天、28天强度预测,强度预测值和检测值偏差在1MPa范围内,准确率超85%,科学指导生料配料、水泥配方优化,推动“事后调整”迈向“实时调控”。
大模型整合生产过程多源数据,对烧成系统控制策略和专家经验进行学习,构建烧成全局寻优大模型,实时推荐关键工艺参数目标,针对不同工况类型自动匹配操作方案,实现标准煤耗在一级能效基础上再下降1%的目标。按5000吨/日熟料线测算,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余吨。
水泥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大模型的应用有利于水泥行业加速智造升级,促进行业从传统高耗能模式向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迈进。(张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