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暑期即将来临,旅游交通出行需求高涨。北京作为国内热门旅游胜地,毫无悬念地迎来出行高峰期。对于众多选择新能源汽车自驾出行的游客及本地新能源车主来说,充电便捷性成为他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不负众望的北京,正以“超充一张网”的创新实践,引领绿色出行的步伐。
目前,全液冷超快充已在北京实现广泛布局。如,天坛北门超充站为前来领略古老皇家园林魅力的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服务;北京南站及北京站等重要交通枢纽也纷纷引入超充设备,极大地满足了出行旅客的应急充电需求,有力地保障了暑期旅游出行的顺畅。
以华为超充设备为例,据悉,目前北京部署华为超充设备的场站数量都已达50+个,广泛覆盖地下停车场、加油站、文旅中心、商业中心以及交通枢纽等多元场景,初步构建起一张紧密相连的“超充一张网”。这张网宛如城市的绿色脉络,纵横交错于各个区域和场景,源源不断地输送“动力”,全方位满足新能源汽车在不同出行场景下的充电需求。
见证:覆盖多元场景的“超充神经网络”
北京“超充一张网”,正迅速发展壮大。其场站数量持续增加,布局范围不断拓展,已然在各个区域和场景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具体来看,北京“超充一张网”已形成“城市核心圈便捷畅行-西边枢纽与商圈全覆盖-东北部商业与居住双覆盖-西南部山水充电两相宜-东部高速与通勤双保障”的立体化布局。众多场站星罗棋布,构建起密集的充电网络,为新能源汽车的畅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以城市核心圈为例,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核心区域,新增的数个全液冷超充站进一步强化了城市核心圈内交通枢纽的补能能力,织密城市核心圈“超充一张网”。在此基础上,核心圈站点形成“三角形”覆盖网络,覆盖故宫、国贸等核心景点及商圈,实现“1公里服务半径”。新增的北京南站超充站与北京站、天坛北门站形成联动,覆盖北京南站、北京站两大交通枢纽,无论是接送旅客还是换乘出行,都能在10分钟内找到超充站。
集中体现的是,基于华为超充设备及解决方案,北京“超充一张网”涌现出众多让人印象深刻、覆盖典型场景的场站案例。
其中,覆盖文旅中心场景的北京静态交通天坛北门超级充电站独具特色。场站共有14个车位,2超12快,通过配备华为超充,有效提高了热门景点场站充电翻台率,场站单枪日最高充电量超400度,且配套设施完善,有司机休息室等。同时,该站充电速度快,噪音低的特性备受用户青睐。
静态交通天坛北门超级充电站
例如,接近“一秒一公里”的充电速度带来畅快充电的体验。想象这样的场景:清晨赶飞机前,发现电动汽车电量只剩30%。而走向充电桩时,只需瞥一眼屏幕就能看到充电量以“公里数”实时跳动,5分钟即可补能200公里,瞬间续航压力全无。这种“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体验,让用户感叹:“以前充电是慢慢等的‘烧时间’,现在充电是轻松的‘数公里’。”
而图书馆级的静谧,则重新定义充电环境。在车来车往的静态交通北京南站超级充电站,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发现:华为超充桩工作时几乎无声,孩子可以在充电时安静地看动画片。这与传统快充桩“嗡嗡”的风扇噪音形成鲜明对比——就像把图书馆的静谧带到了停车场。
从技术层面看,华为超充以全液冷散热系统取代传统风冷风扇,不仅降低了噪音,还解决了高温环境下散热效率衰减的难题。此前在火焰山地表温度超60℃的极端环境中,华为超充桩依然能稳定运行,而普通桩可能因过热而降速甚至停机。
静态交通北京南站超级充电站
从运营方的角度看,他们愿意基于华为超充设备及解决方案多建站,源于后者有着清晰的“赚钱逻辑”。华为超充设备的全液冷设计让设备能用10年以上,不用频繁更换,省下一大笔设备钱;不只如此,智能运维还可以减少人工下站,降低运维支出;双极功率池化+高阶动态路由技术,能把电力用得更高效,同样的电能服务更多车主,赚更多钱。比如在北京站超充站,这种动态调度使电力利用率提升约30%,让周转率翻倍,经济效益自然更高。
不难发现,华为超充不仅满足了用户对快速、便捷充电的需求,还为企业客户带来了更高的收益和更低的成本,成为推动北京“超充一张网”高效运行的核心力量。
升维: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北京样板”的深远影响
北京“超充一张网”已然成为全国能源领域创新发展的样板工程,为各地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目前,全国多个城市都在进行“超充一张网”战略布局。
从多个维度审视,“超充一张网”蕴含着巨大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在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出行方面,“超充一张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快速便捷的充电服务,让更多消费者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出行工具,可有效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使用。这样一来,自然能够降低碳排放,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出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超充一张网”的每个节点——超充站在市政市容改善方面,也功不可没。其场站设计美观大方,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充电桩充电时噪音极低,避免对周边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干扰,为城市营造更加宁静、舒适的生活空间,可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形象。
同时,“超充一张网”还针对场站收益打造出“三重引擎”。在传统充电场站运营中,收益提升往往受限于“低周转率、高能耗成本、单一收入结构”三大瓶颈。而“超充一张网”通过技术革新与模式创新,为场站运营构建出“效率提升-成本优化-收益多元”的增长飞轮,让场站从“电费搬运工”升级为绿色能源服务枢纽。
首先,华为超充通过创新技术助力客户提升场站的电力利用率、单枪日均服务车辆数、周转率等,进而大幅提升效率,让每一度电都创造更高价值。其次,通过“光储充一体化”助力客户构建能源自循环体系,完成了成本重构,让场站从能源消费者变为利润创造者。最后,通过“空间重构+流量变现”挖掘非电收入,助力客户构建从单一充电到“充电+”服务的生态增值体系,打造“充电即服务”的商业闭环。
“超充一张网”不仅是先进技术落地应用的成功样本,更是城市治理范式变革的生动体现。华为超充基于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卓越的用户体验,以“生态思维”为引领,巧妙串联起车企、电池厂商、充电运营商、电网等多方资源,构建起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超充生态圈,助力城市打造“超充一张网”。
在这个生态圈中,各方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最终让绿色出行从原本的政策倡导,切实转化为广大市民触手可及的日常实践。
能够看到,华为超充印证了技术创新对城市发展的乘数效应,并探索出绿色基建的商业化路径。可以预见的是,超充的下一站或许是让每一条公路都成为绿色能源的动脉,让每一辆电动车都成为碳中和的细胞。(黎明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