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 实习生 湛嘉悦)商务部近期公布的电商发展情况显示,2025年1-5月,我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网络服务消费、即时零售销售额分别增长13.3%和12%,品质商品成为电子商务发展新动能之一。作为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国电子商务正不断释放消费潜力,推动着消费“主引擎”全速运转。
电商行业蓬勃发展,不断发挥其创新能力强、业态模式新、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加强其在促消费、强产业、稳就业中的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惠消费:精准对接供需,让"质价双赢"成为消费共识
近年来,消费者对电商行业高性价比的认知,正在从“低价竞争”转向“品质与价格的动态平衡”。电商平台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与资源整合服务,推动生产端与消费端高效对接,剔除冗余成本,将品质提升作为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来自广州的女包商家通过大数据精准捕捉消费趋势,迅速掌握消费者喜好,使生产更符合消费需求,女包退货率显著下降,商家和消费者实现共惠双赢。借助平台给予的定向补贴、流量倾斜以及专场活动等支持举措,商家有效优化成本结构,将节约成本集中投注于原材料升级与工艺改进,避免因压价而导致产品质量妥协等问题。
电商平台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助推商家新质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行业的新趋势。2024年,拼多多在“百亿补贴”基础上再度推出“千亿扶持计划”,助力中小商家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全力构建消费者、商家及平台及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成为电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激产能:打通产业链条,让县域制造迈向全国市场
进一步释放电商行业产业带的潜能,离不开新质生产力在区域经济中的落地。目前,我国众多区域分散的生产单元正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构建起“以销促产、以产兴链”的良性循环。提升区域经济活力的同时,更使县域制造业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具备全国竞争力。
河北三台镇地理位置偏僻,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仅有零星鞋厂起家,但如今已成为人口净流入的鞋服产业重镇,鞋业产能不断扩张。当地产业通过电商平台对接优质资源与技术支持,帮助传统工厂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创新商业模式,让县域产品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从“地方小厂”到“全国供应商”的跨越。
电商平台与商家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形成合力,势必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精准赋能县域产业带,从质量管控、供需匹配等基础运营环节入手,逐步延伸至商业模式创新等产业发展全流程,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产能释放和产业链完善。
促就业:抓好技能优势,让每个劳动者都有获得感
产业升级的终极意义,在于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红利。商家紧抓劳动者技能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提供适配岗位,让更多劳动者获得稳定收入和体面就业。
浙江湖州蚕丝被工厂采用适老化就业模式,雇佣掌握传统手工技艺的高龄劳动者。这些因年龄限制难以进入常规就业市场的老人,通过抽丝、拉网等熟练工艺实现灵活就业、获得稳定收入。商家本着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聚焦劳动者的实际技能,为本地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让每个劳动者都有获得感。电商平台对高质量产品的流量支持,使得更多商家摆脱低价竞争与卡标准用工的桎梏,更是展现出电商行业对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回应。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专家委员会专家李鸣涛表示,通过电商平台全方位赋能,扶持一批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商家,形成鼓励创新、鼓励品质、鼓励品牌的产业氛围,不仅有利于满足新消费的多元需求,也有利于带动产业带商家通过差异化竞争,走出同质化“价格战”。
电商行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关键一环,通过平台赋能、商家提效、消费促活,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落地。随着电商行业生态持续优化,其对于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多方共惠共赢的推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