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2025年7月11日是我国第二十一个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7月11日上午,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今年航海日活动的主题是“绿色航海向新图强”。航海日活动期间,全国各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弘扬新时代航海精神,传承航海文化,增强全民的航海意识,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创造良好氛围。
2025年航海日主场活动安排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包括论坛、研讨会、科普文化体验等20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论坛发布了2024年中国航运发展报告,公布了2025年度安全诚信航运公司和船舶名单、2025年航海领域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2024年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名单。本次航海日呈现五个方面特色:
一是突出专业视野与前沿探索。聚焦行业热点,今年新增船舶金融保险、游艇业安全发展、航海科技青年人才等论坛。
二是开展智库研讨,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7月11日下午举行航运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邀请“老交通智库”围绕科技创新推动航运新质生产力发展探讨交流。
三是搭建一线从业者的交流平台。今年继续举办船长轮机长沙龙和“港口工匠创新交流营”活动,为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搭建更高平台。
四是体现海南特色。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在主论坛、港航企业发展论坛等活动中,特别设置相关环节,宣介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汇聚合力。
五是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航海科普文化体验。航海日活动期间继续推出全国航海科普季系列活动,今年还新增了两项特色科普活动,分别是首届“中远海运杯”水手结大赛、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之旅。
目前,中国航海事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1/3,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为全球经贸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水路货运量达到98.1亿吨,是10年前的1.64倍;水路货物周转量达到14万亿吨公里,同比上一年增长8.8%,在货物总周转量中的占比达到55.6%;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加速推进,上海港等主要港口成功实现船舶新能源、清洁能源加注业务落地运营,国际集装箱枢纽海港港内作业绿色集卡占比突破60%;全国主要港口五类重点专业化泊位岸电覆盖率已超90%,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量同比增长54%,国际干线集装箱船和邮轮靠港已常态化使用岸电;累计已建成52座自动化码头,应用规模、作业效率、位居世界前列;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长江流域基本实现电子航道“一张图”全覆盖。
据悉,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打造绿色航运新生态,加快完善绿色航运政策体系,健全碳排放监测核算标准,推进新型动力技术装备研发,完善绿色能源加注产业链,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推动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建设,促进全球航运减排。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航运领域新质生产力,积极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北斗等新技术应用场景,统筹发展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突出数据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航运全要素、全链条数字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