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科创“成长摇篮”茁壮成长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让科创“成长摇篮”茁壮成长

来源:经济日报2025-07-17 09:35

  近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这意味着我国未盈利优质科技型企业有了量身定制的资本市场“成长摇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科创“成长摇篮”的推出,是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必要之举。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各国抢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而此类科技型企业往往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盈利周期长,在技术爆发前有一段漫长的烧钱期,能否容亏纳新,助力“硬科技”幼苗在资本浇灌下成长为参天大树,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一环。

  科创“成长摇篮”的落地,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所需。眼下,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加快构建与之相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设置科创成长层,针对性地解决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痛点难点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创新领域集聚,促进“科技—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

  正如科技创新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既孕育着新动能,也伴随着新风险。科创成长层改革创新也是渐进的过程,既孵化着新希望,也充满不确定性。市场能否理性看待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曲线,监管能否精准平衡市场风险与创新活力,投资者能否承受技术变现过程中的惊喜与惊险……种种新挑战考验着各方智慧,是科创成长层能否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摇篮”的关键修炼。

  企业要练好内功与定力。科创成长层向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敞开大门,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监管部门多次强调将从严审核,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就是要拒绝拼凑技术的伪科技型企业上市圈钱。怀揣上市之梦的未盈利企业还需扪心自问:自身是否属于“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对号入座练好内功,才有可能抓住机遇,乘风而上。

  监管需平衡包容与规范。改革难以一劳永逸,越深入推进,问题越容易显山露水。随着科创成长层的落地演进,未盈利企业估值难度大、退市风险高、交易活跃度不足等问题或许也会浮出水面。监管部门需在短期阵痛和长期价值间走好钢丝,在“放”与“管”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守住不让伪科技型企业圈钱、不让普通投资者承担过度风险的底线,寻得鼓励创新和投资者保护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为“硬科技”种子厚植健康成长的土壤。

  投资者应坚守价值与理性。高成长往往伴随着高波动,科技变现常常容易因研发成败、行业风向、政策环境而起伏。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不仅需要拥抱新经济的勇气,更需要识别风险、敬畏市场、长期坚守的清醒,深入理解企业技术前景与成长逻辑,基于对其未来价值的认同进行投资。否则,若仅因概念光环、怀抱一夜暴富的幻想盲目入局,很可能遭遇财产损失。

  从“硬科技试验田”科创板的建立到科创“成长摇篮”的落地,我国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一以贯之、不断加码。随着科创成长层的成熟演进,越来越多领域将迎来激动人心的“DeepSeek时刻”,创新成势、聚势而强。(李华林)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