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经济光明论丨陶成波:深化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经济光明论丨陶成波:深化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

来源:光明网2025-07-17 14:48

  编者按: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在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与智能革命的浪潮中,激活航运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核心引擎”。光明网推出《经济光明论·聚焦航运新质生产力》系列稿件,邀请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解读与亮点剖析,共同勾勒航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蓝图。

经济光明论丨陶成波:深化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舟山港考察时指出,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浙江省海港集团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全力服务国家战略,港口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同比增长4%,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箱,同比增长11.3%,稳居全球第三。

  “今年,我们持续打好组合拳,全力推进港口生产稳健增长。上半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14亿吨,同比增长0.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04.8万标箱,同比增长9.8%。”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成波表示,宁波舟山港以四大能级提升为实践路径,深化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规划至2035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年吞吐量能力预计达到18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到6000万标箱。

  一是聚焦枢纽通达能力提升,夯实服务国家战略的硬核根基。“我们坚持枢纽‘扩容扩能+提质提效’双轮驱动,持续强化服务双循环战略性支撑能力。”陶成波介绍,在提升专业能力方面,以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批复为契机,不断完善“枢纽+通道+网络”整体布局,加速建设五大“千万箱级”集装箱泊位群和三大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目前,已形成穿山港区、梅山港区两座“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

  同时,在拓展港口网络方面,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航线总数已达308条,其中国际航线256条,港口集装箱的连通性指数居全球第二位。今年4月,超100标准箱的国产太阳能光伏板搭乘“嘉华宁波”轮从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启航,驶向德国威廉港,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创新推出的“海铁联运精品快线+‘中欧快航’”物流模式成功首发。

  一方面,新航线的开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起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点对点”直达航运服务显著提升了货物的运输效率,也为中欧贸易提供了更加多元灵活的物流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宁波舟山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新航线的开通促进了宁波舟山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进一步畅通宁波舟山港连接欧洲国家的“贸易大动脉”。

  二是聚焦物流辐射能级提升,构建陆海上下联动的供应链体系。“近年来,浙江省海港集团以‘小步快跑、积累经验;先轻后重、规避风险’为原则,坚持‘国内生根+海外拓展’双向发力。”陶成波详细介绍道,沿海开通至20个国内海港的内支内贸航线,沿江与长江八大口岸合作每周运行航班超30个,沿铁路布局39个内陆无水港,海铁联运线路增至109条。

  今年6月,一列满载光伏板、日用百货等100个标箱货物的81114次班列从浙江义乌苏溪集装箱办理站鸣笛启程,驶向宁波舟山港,标志着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运营。作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关键节点、全球首条电气化双层高集装箱运输试验线——甬金铁路的核心支撑项目,以及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建设的主载体,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工程苏溪集装箱办理站的启用,将显著提升海铁联运效能,为义乌小商品由陆港直接运往全球开启新航程。

  目前,宁波舟山港的海运快线已辐射东南亚、欧洲、中东等主要航区,在这些市场布局的海外物流节点增至10个,辐射“一带一路”主要区域。而正在施工建设的中国(宁波)跨境贸易数智枢纽港项目计划今年9月开始投入运营,将链接全国跨境卖家、全球货物买家,打造全过程可视化物流数字中枢,设立出口前置仓监管创新试点,实现港口和园区内外监督一体化,成为感知先驱、数智赋能中心的全链条智慧园区。

  三是聚焦航运服务能级提升,锻造导航资源配置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浙江省海港集团坚持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产业体系,构建特色航运服务矩阵。今年6月,我国首艘江海全域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对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阿莱西亚”轮进行约5000立方米的LNG燃料加注。至此,今年宁波舟山港LNG国际航行船舶加注量累计突破5万吨,居全国港口前三甲。

  作为清洁高效的船用燃料,LNG可显著降低船舶排放。宁波舟山港抢抓机遇,加速建设国际LNG加注中心。宁波海关持续支持国际航行船舶新型燃料加注,在原有梅山港区加注点的基础上,于2024年12月助力穿山港区完成首次船舶LNG加注服务,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初步构建起多港区LNG加注网络,实现全天候、多场景清洁能源供给。数据显示,今年前三月该港LNG加注艘次和加注量已超去年全年总量,服务对象包括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等国际航运巨头。

  同时,积极搭建船舶交易服务体系。去年12月,随着价值约4亿人民币的海洋平台成功交接,浙江拍船网航运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拍船网”)2024年船舶交易总额达到1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5%。这标志着拍船网年度交易额首次突破“100亿”大关,成为我国首个年度交易额实现“100亿”的船舶交易平台。拍船网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船舶交易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由国内传统船舶交易的“颠覆者”转变为全球船舶交易市场的“中国样本”,影响力从中国逐步扩大到东南亚、中东、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实现了船舶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易与交接。

  “我们还深耕海事指数体系建设,加速推进运价指数期货产品研发,紧跟高端行业服务业态,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构建了涵盖银行、保险、融资等多元业态的航运金融综合服务体系。”陶成波说。

  四是聚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激发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我们坚持‘技术应用+产业创新’双向突破,推动港口转型升级。”以打造绿色港口为例,陶成波举例介绍道,今年4月,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其风机与光伏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1万吨。作为我国首个港区级“风、光、储、氢”多能源融合示范工程,该项目创新性构建了多能源协同控制系统,为绿色动能注入智慧内核。

  今年5月,宁波舟山港分别与德国汉堡港、威廉港和西班牙瓦伦西亚港3座欧洲枢纽港口,签署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协议,计划建设3条绿色航运走廊,助推中欧港口深化低碳合作。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74%,码头泊位(除液体化工泊位)岸电覆盖率达100%。到今年年底,各港区还要争取建设风机总装机容量超50兆瓦、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容量超40兆瓦,发电量超1亿千瓦时,加速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陶成波表示,未来,宁波舟山港将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多举措深化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为服务国家战略、助推航运强国建设贡献浙江海港力量。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