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乘风破浪见彩虹——从“十四五”成就看中国经济实力的硬核底色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乘风破浪见彩虹——从“十四五”成就看中国经济实力的硬核底色

来源:中宏网2025-07-22 16:26

  经济总量五年增长35万亿元,大国重器接连突破,中国以“硬实力”筑牢发展根基,为民族复兴积蓄磅礴动能。

  经济总量跃升,历史性跨越书写“大国答卷”。“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中国经济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规模再攀高峰。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大台阶,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五年增量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或广东、江苏、山东三大经济强省之和;贡献全球三成增长。2021-2024年,面对世纪疫情与贸易摩擦冲击,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仍达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成为全球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引擎。“大”是底气,“稳”是定力,在百年变局的风浪中,中国以超大规模市场的韧性、完整产业体系的支撑力,创造了“体量越大、增速越稳”的经济奇迹,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实物指标印证,钢铁与电力铸就“发展筋骨”。经济实力不仅体现于数字,更熔铸于支撑社会运转的“工业血脉”。挺立钢铁脊梁,2024年粗钢产量10.05亿吨,连续五年稳居10亿吨级。高端钢材研发填补国际空白;2200兆帕级桥梁缆索钢、大飞机发动机航母用钢等“大国重器”基石,彰显从“量”到“质”的飞跃。澎湃电力动脉,2024年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量近30%。今夏用电负荷单日峰值达14.67亿千瓦,超过多个国家的发电量;每用3度电就有1度来自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绿电装机规模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多。“一度电”照亮万家灯火,“一吨钢”托起千城万厦。这些“沉甸甸”的成绩单,是中国工业化血脉奔涌的见证,更是民生福祉与产业升级的硬支撑。

  博弈中突围,经济实力是“战之能胜”的底牌。外部打压升级之际,中国经济底盘成为抵御风险的“压舱石”。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铿锵直言:“‘脱钩断链’、打压遏制只会增强我们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只会加速我们自主创新的进度和突破。”筑牢贸易战中的制造业堡垒,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产业链韧性淬炼于“脱钩断链”压力下——集成电路产量四年增长72.6%,“中国芯”加速自主化。科技战中的创新突围,研发投入强度升至2.68%(接近OECD国家水平),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占比第一。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嫦娥六号”首探月背、第四代核电站商运,印证“卡脖子”倒逼出“换道超车”的加速度。历史证明,经济实力是博弈战场最坚实的盾牌,也是科技攻坚最充沛的活力源泉。

  实力护佑和平,从星辰大海到深蓝远疆。经济成就沉淀为捍卫文明的“稳定之锚”,让发展成果惠及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军事硬实力飞跃,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国产大型邮轮、LNG运输船集齐“船舶工业皇冠明珠”;国防与经济同步提升,筑牢主权安全屏障;太空与海洋拓展,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船舶订单占全球半壁江山。经济实力正转化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探珍”的文明新边疆。没有大国的经济根基,何来大国的尊严与梦想?从钢铁巨轮到星际舱室,硬实力托举起民族复兴的雄心。

  个体与全局,在共享发展中校准民生天平。经济成就需转化为“可感温度”,但民生改善始终与宏观发展同频共振:基础保障织密网络,基本医保参保率超95%,跨省就医结算惠及4亿多人次;养老托育床位增长125%,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每五年延长1岁。更高期待呼唤新作为,尽管建成全球最大社保、教育、医疗体系,但“上好学”“看好病”等需求仍待深化。未来需将经济势能更多导向民生痛点——如扩大优质医疗供给(千人口执业医师增至3.6人)、推动教育资源均衡。

  向“十五五”扬帆,以硬实力筑基人类文明新形态。“十四五”的辉煌成就,是中国经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的里程碑。35万亿元增量背后,是每度电点亮工厂的轰鸣,每吨钢锻造城市的筋骨,每次创新突破霸权的围堵。当经济实力沉淀为科技利剑、国防坚盾与民生暖炉,中国不仅守护了14亿人的幸福,更以“世界30%增长”的担当照亮人类发展之路。历史长河奔涌,“十五五”的航程已然启幕。在硬实力的基座上,中国必将以更高质量的发展,书写“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文明新篇章!

  风雨兼程见彩虹,大国崛起势如虹。(作者:戴稳胜,中宏观察家、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世界互联网大会给您发来一个“开奖提醒”

  • 大国粮策圆桌派丨重新定义“种地”的打开方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