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低空经济升维:从技术突破到生态繁荣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低空经济升维:从技术突破到生态繁荣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5-07-25 09:58

低空经济升维:从技术突破到生态繁荣

图为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展出的一款飞行器。 记者 张纹 摄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于7月23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这场汇聚全球近300家参展商的盛会,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台,更是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缩影。从核心部件到整机制造,从场景应用到安全监管,一幅“技术筑基、应用拓界、生态共荣”的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技术突破:硬核创新筑牢产业根基

  低空经济的崛起,始于核心技术的突破。从空域管控的“智慧大脑”到航空器的“心脏部件”,一批企业以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壁垒,为产业发展奠定硬核基础。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简称“卡斯柯”)将近40年的轨道交通智控经验延伸至低空领域,研发出低空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通过数字化空域建模、动态计划流控、智能运行控制等技术,构建起“计划-调度-监视-运维”全流程体系,其“移动闭塞”理念能为飞行器打造“四维安全包络-立体飞行间隔-空中移动授权”追踪飞行安全控制技术体系,通过速差分层管理实现不同速度飞行器的有序运行。

  “我们在南京浦口的融合示范飞行中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已在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福建南安落地投运。”卡斯柯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就像低空交通的“智慧大脑”,为最终实现“万点起飞、万点降落”愿景提供技术支撑。

  上海特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则深耕低空安全领域,将TDOA(到达时差定位)技术应用于城市级无人机管控,推出多模态技术融合的低空安全监管体系,整合5G-A、RID(报文识别技术)等多种技术,实现对低空目标的精准感知。在中超联赛长春亚泰主场的“黑飞”事件中,特金H1D设备成功驱离无人机,保障了赛场安全。

  “低空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前提,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我们的系统已在安徽合肥、上海闵行等地落地,未来将更深度地融入长三角低空安全网络。”公司董事长姜化京说。

  上海傲世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傲世控制”)的光纤陀螺技术为无人机提供了“不依赖卫星的眼睛”。公司相关人员介绍:“光纤陀螺仪自问世以来备受瞩目,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其已经成为惯性导航与制导领域的一款关键仪表,应用空间越来越广阔。”未来,傲世控制将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研发超高精度光纤陀螺仪,实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突破,达到年产10万至30万轴的光纤陀螺生产能力。

  场景落地:多元应用激活市场活力

  技术的成熟,加速了低空经济在千行百业的渗透。从物流运输到应急救援,从城市治理到空中出行,丰富的应用场景正让低空经济从“概念”变为“实景”。

  联合飞机集团的TD550共轴无人直升机成为博览会上的“明星机型”。公司副总裁孙立业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它最大载荷200公斤,续航6.5小时,能在6500米高空作业,抗风能力达8级。”在浙江舟山至东极岛的航线中,TD550将海鲜运输时间缩短至30分钟,较传统航运时效提升75%;在“应急使命2025”演习中,它挂载4枚50公斤灭火弹实现“查灭一体”,成为森林火灾灭火的得力利器。

  在联合飞机集团的展台,一同展出的还有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镧影R6000。“它融合了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与固定翼飞机的高速高效巡航优势,无需跑道即可垂直起降,实现4000公里航程和2吨商载。”孙立业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动力系统地面开车测试,计划于近期进行直升机模式首飞,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少数掌握大吨位倾转旋翼技术的国家之一。

  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峰飞航空科技”)的“盛世龙”5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则勾勒出未来出行图景。该机型航程200公里、巡航时速200公里,去年2月完成深圳至珠海跨海试飞,仅用20分钟就跨越52公里,较地面交通节省85%的时间。

  “目前‘盛世龙’的研发及适航进展顺利,争取在2026年取证后投入试点。”峰飞航空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货运版“凯瑞鸥”已获得全球首个吨级以上eVTOL“适航三证”,不仅完成了“低空+物流”长距离超视距复杂货运飞行场景探索,其消防应急机型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协同:全链联动共绘发展蓝图

  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从区域联盟到标准共建,从产学研融合到跨领域合作,多方力量正携手构建“空地一体”的产业生态。

  博览会上,“华东(含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揭牌。该联盟由上海机场集团等单位发起,联合华东地区七个民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组建,旨在推动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与产学研合作。作为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华东乃至全国的区域性行业组织,联盟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为上海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御风未来与沪粤两地低空经济国资平台的战略合作,成为产业链协同的典范。御风未来创始人兼CEO谢陵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整机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及产业链牵引等方面的优势,深化与各地低空经济国资平台的合作,助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品在低空出行等应用场景的落地,早日实现“人人可享有的空中出行”愿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则以“灵筹”品牌构建机载电子生态。其打造的低空电子品牌“灵筹”,凝聚二十年通用航空技术积淀,历经三代系统升级,形成高度综合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产品体系,可集成显控、飞控、通信等40余项关键功能,为eVTOL、无人机等全品类低空飞行器提供高安全、低成本解决方案。博览会上,计算所与4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筑低空产业共同体。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从单点创新到生态共建,低空经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着城市运行与产业形态。随着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的举办,更多产业链协同的种子正在播撒。未来,当“空中出租车”穿梭于城市天际线,当无人机为偏远地区送去物资,低空经济也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记者 张纹)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