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期,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非公委联合街道团工委、社工站及苏州地铁8号线,开展“夏日送清凉”特别行动,为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滴滴司机、外卖骑手等劳动者送上暖心慰问。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将精心准备的“清凉大礼包”送到每一位“奔跑者”手中,礼包内含雨衣、清凉油、压缩毛巾、降温贴、冰袖等防暑降温物资。本次活动立足新业态劳动者工作特点,力求服务精准、举措务实。前期,枫桥街道非公委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研新业态劳动者在高温下的实际困难与需求。据此,联动共建单位精心挑选了这批实用性强、针对性高的防暑物资。
眼下,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为该工程配套的“新时代建筑工人社区”,目前已有2500余名工人入住,预计高峰时可容纳2.5万人。
工程建设快马加鞭,不同工种的建筑工人轮番上阵,人员数量大、流动性强,苏州市相城区创新管理模式,为管好这个超级临时社区动足脑筋。
苏州高铁新城规建局副局长马云介绍,“最先想到的是把硬件配全。”24小时卫生服务站、安“薪”驿站、矛盾调解室、法律服务室、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这里就是“邻里中心”,自助洗衣房、理发店、超市、快递驿站等生活配套设施应有尽有。
区里十多个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与工人朝夕相处好几天,最大限度收集意见和建议,目的是“让工人们感受到‘来了有人管、难了有人帮’”。最近一个月,汽车停车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数量增加了;增设2座通信信号塔,刷手机不卡了;住宿区边新建了一条便道,之前去工地骑电动自行车要20分钟,现在走过去只要10分钟……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建设日新月异,工人们的“火车头”也在悄然变化。
连日来,苏州浒墅关精准对接劳动者需求,用靶向服务传递民生温度。
日前,浒墅关鸿文社区“‘苏’适职场就业友好”夜课堂开课,旨在满足辖区核心家庭职场赋能需求。夜课堂围绕居民关心的职场权益保障、第二职业考证学习、非遗特色就业赋能等内容开设13门课程,打造全周期就业友好闭环服务。
夜课堂邀请专家团队讲授“职场自我保护三两事”专题课程,为劳动者带来关于职场权益保障的专业指导。课堂直击职场权益保护痛点,回应居民的实际问题。
针对部分家庭“家长晚上学习、孩子无人看管”难题,社区每周二至周四晚间开设青少年兴趣类课程,打造“父母职场充电+子女教育托管”一站式服务平台,解决劳动者家庭后顾之忧。
在餐饮民宿聚集的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一份特别的温暖无声传递给代驾师傅们,让戈家坞餐厅多了一个温情的身份——“友好餐厅”。通安镇非公委、镇团委、树山村党总支一起为戈家坞餐厅挂起“友好餐厅”标识牌,精准配备“暖心三件套”:随取随用一次性雨衣、舒适安全的休憩角以及便捷贴心的指引信息。
通安镇非公委以戈家坞餐厅为示范引领,带动一鸣大酒店等3家“友好餐厅”跟进关爱服务,织密“友好餐厅”网络,让点点驿站微光汇聚成照亮代驾司机们归途的暖流。
通安镇非公委还面向新就业群体劳动者,打造“1+9+N”服务矩阵,即1个镇级暖“新”服务中心、9个社区暖“新”阵地,N个暖“新”微驿站全覆盖,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夏送清凉饮品、健康义诊、安全培训等活动30多场次,设立“小哥”社区专属停车位9个、“友好门岗”10个。(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