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加强产业集群深化数字赋能 深圳书写民营经济发展新答卷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加强产业集群深化数字赋能 深圳书写民营经济发展新答卷

来源:光明网2025-08-21 18:18

  民营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能与鲜明标识,深圳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力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扶持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在此背景下,一批深圳本土企业脱颖而出,在政策引领下协同共建,联手编织起一张支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立体网络。

  政策先行,为民营经济深耕沃土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制度环境的持续优化。深圳始终将扶持中小企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作为战略重点,通过一系列精准化、系统化的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清障护航。

  针对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创新门槛高、资源获取难等问题,深圳出台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专项支持政策,降低项目申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并着手建立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鼓励中小微企业自由探索、自主申报,承担研发攻关项目。在政策引导下,小鹅通等数字化服务平台针对性优化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适配政策要求的数字化工具,帮助其高效对接创新资源,节省技术适配成本。

  在产业集群培育方面,深圳紧扣“20+8”产业发展战略,通过规划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完善产业链配套服务等举措,推动中小企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去年,深圳新增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总量达6个,彰显了这座城市打造中小企业发展沃土的坚定决心。

  多方协同,撑起全链条生态网络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维度、全链条的生态支撑。在深圳,金融机构、产业载体、服务平台等多方主体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形成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作为深圳本土民营银行的代表,微众银行抓住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痛点,为其量身打造线上信贷产品“微业贷”,提供全天候、全线上、全自动审批的贷款服务。

  对中小企业来说,深圳创新打造的产业载体为其提供的不仅是物理空间,还包括链接资源的综合平台。位于坂田的星河WORLD产业园区响应深圳“20+8”产业战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等核心领域,成功打造“七大优势产业集群”。园区设立了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涵盖384项全链路、全场景的整合服务,全方位赋能企业发展,致力于缔造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端智慧服务。

  服务平台则是生态协同的重要纽带,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作为深圳本土数字化服务平台的代表,小鹅通聚焦中小企业经营需求,提供涵盖商品管理、订单处理、客户互动等基础功能的SaaS工具,帮助其搭建线上经营框架。

  数字赋能,激活中小企业转型动能

  当今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融入产业集群的必由之路,但受制于有限的技术储备与高昂的成本,许多企业在转型之路上遇阻。

  作为深圳“土生土长”的SaaS服务平台,小鹅通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全场景、一站式解决方案。以电商领域为例,小鹅通轻量化的工具矩阵可帮助企业搭建自主线上平台,涵盖多终端店铺搭建、商品上架管理、订单跟踪等全链路运营功能,为中小电商打通线上经营的核心环节。

  借助小鹅通的SaaS服务,电商企业可搭建专属品牌店铺、小程序等多元化触点,实现商品展示、客户互动与交易转化的线上闭环。从实际应用来看,小鹅通提供的库存预警、物流信息同步等功能,能帮助企业简化运营流程,减少人工操作误差。

  另一家深圳本土的SaaS服务商金蝶,则通过其聚焦小微企业经营场景的“金蝶云·星辰”,向小微企业提供财务、供应链、零售一体化服务,帮助传统制造企业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管控。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深圳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民营经济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以小鹅通、金蝶等公司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企业,则以技术创新助力中小企业成长,以生态思维推动产业升级,通过高效务实的政企联动,共同谱写新时代民营经济繁荣发展的新篇章。(唐风)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 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