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南通税务:税收优惠直达快享 助力船舶海工扬帆远航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NGUYA FLNG在南通启东启航。船舶海工作为南通的城市名片与产业地标,船舶制造规模约占全国1/10,海工装备规模约占全国1/4。今年1-8月,南通地区船舶行业出口总额超47.7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23%,这背后离不开南通税务部门的有力支持。
赋能——助力设备更新换代
随着航运业对船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老旧维修设备已难以满足高精度维修需求,2024年3月,我国出台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江苏某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便是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该公司经过多年深耕,深度聚焦修船业务板块,今年以来享受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达1700多万元。
近期,企业计划购置1套价值420万元的新型船舶除锈设备,南通税务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聚焦企业需求,主动上门宣讲购置新型设备适用的税收政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面税收支持。“按照政策,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加速了设备投资的成本回收。”公司负责人王利江算了一笔账,“新设备投用后,单船维修时间平均缩短了近1/5,预计年度业务量将增长15%以上。”
提速——助力企业加速出海
近日,由南通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16000TEU超大型集装箱“南通川崎425”轮开启首次试航。为助力企业高端船舶制造高质量发展,南通税务部门深耕税收大数据应用,统筹推进无纸化退税申报,通过精简办税资料、压减审批事项、拓展线上办理渠道等多项便利化措施,持续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加快退税速度。
“流动资金是我们发展的源头和动力,出口退税款快速到账,帮助我们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压力,今年以来,公司已申报出口销售额超50亿元。”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先生表示,“我们当前的造船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海外船东的认可,东方海外又与我们签订了5艘24000集装箱船订单。未来,企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提升在高附加值船舶市场的竞争力。”
强链——助力产业集聚发展
近年来,通州湾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船舶海工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目前已集聚20多个重特大项目,总投资超350亿元,形成了涵盖新能源装备、智能海工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某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作为园区龙头企业,依托全链条制造能力,近年来相继交付“亨通海悦”等多项标杆产品。
今年3月,全球首艘漂浮式动力定位全域化网箱型工船“湛江湾一号”在该公司码头成功下水。这艘承载着8万立方米养殖水体、具备年产2000吨名贵鱼类产能的“海上智慧渔场”正式建成,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工业化养殖正式迈入智能化新时代。“税务部门专业高效的服务为我们厘清政策要点、防范涉税风险,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企业财务负责人于小兵表示。
为进一步推动释放产业集聚效应,南通税务部门靶向发力,聚焦船舶海工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以税收大数据为核心抓手,助力上下游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稳定的供需联合体,并通过定制“一企一策”税收专属方案,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精准辅导,以“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推动构建船舶海工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格局。(宗雨薇 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