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所在。然而,不公平、不合理、低效率的恶性竞争、过度竞争令不少行业和企业深受其害,给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在此背景下,光明网邀请专家学者聚焦典型案例、剖析产业内因,共话治理企业无序竞争的协同机制,探寻不断增强发展韧性的有效路径。
今年4月以来,各大外卖平台掀起了激烈的补贴大战,纷纷推出高额优惠券吸引顾客下单,各平台订单量屡破纪录。短期价格“内卷”看似让利于用户,长期来看却可能导致行业生态失衡,最终受损的仍是消费者利益。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那么,补贴大战究竟对服务业的发展生态有什么影响?我们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服务经济与互联网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奕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补贴大战对服务业发展生态的影响及规制。
平台补贴引致行业量升价跌,餐饮收入增速下降
当前,我国生活服务领域价格出现下行趋势,“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显示,6月服务业PMI虽已连续30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但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在收缩区间降至2022年5月以来最低,这意味着服务企业持续通过降价应对市场竞争。刘奕认为,传统生活服务市场存在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平台通过超额补贴手段干扰了服务业价格形成,导致行业价格下行,是平台“内卷式”竞争蔓延至生活服务领域的重要表现。外卖补贴大战短期看似让多平台订单量快速增长,但补贴对行业的影响并不乐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餐饮收入2-5月同比增速基本在4%以上,6月份增幅缩窄至0.9%,7月餐饮收入增速为1.1%。
外卖订单量屡破纪录,行业收入却不见大幅增长。对此,刘奕解释道,“餐饮既有外卖,也有大量的线下堂食,应该整体看待。现在大量讨论仅聚焦外卖,但是餐饮消费占比更大的堂食却被忽视。”一方面,平台补贴大战对同样的餐品来说,外卖和线下堂食存在明显价差,消费者购买外卖价格更低,导致外卖对线下就餐产生了明显的挤出和替代效应。另一方面,随着两个渠道价差变大,线下堂食也会被迫降价以招揽顾客,在这样的情况下,堂食的生意会越来越差,逐步陷入同质化竞争。刘奕认为,“两个渠道间的此消彼长和行业价格的整体下行,造成了当前外卖繁荣和餐饮增速停滞的局面。”持续的低价也会影响消费者心智,刘奕补充道,“不少消费者认为即使补贴结束,外卖的价格也应长期维持低价,如果外卖价格回升,他们会选择更加便宜的餐品替代,说明‘低价即常态’的消费认知被强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平台补贴竞争破坏了生活服务业多样化发展生态,低价同质竞争会对消费者健康和服务业就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刘奕认为,“生活服务业特殊的成本结构决定了商家更难向其他主体传导成本压力,价格持续下行,将迫使更多商户通过缩减人力、偷工减料等方式维持经营,从而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服务业就业创造功能的发挥产生负面影响。”
破解生活服务业“内卷”难题的思路
202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等为规制餐饮服务业内卷、促进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的大背景下,为了避免看似一片利好的市场竞争行为对市场发展产生深层次不利影响,有必要从经济及法律角度对补贴大战竞争行为的性质及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并基于其适用的法律法规对平台补贴大战的合法性边界加以界定。”刘奕说道。
刘奕认为,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应该是优质优价,这也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规制应从价格形成机制着眼,重点对显著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等扭曲价格信号、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加以规制。刘奕补充道,“在规制时应关注补贴强度和补贴持续的时间,补贴作为平台的一种常见的促销方式,如果说长期的小额补贴是A,那么近期超量的补贴就是B,规制时应将二者加以区分,对行业价格体系和生态造成严重冲击的补贴进行重点规制,而非混为一谈地规制商户和平台的正常经营行为。”
那么,低于成本应当如何认定?刘奕认为,应明确平台不得通过强制、诱导商户补贴等明显违反“反内卷”竞争政策的活动,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餐饮行业成本构成相对清晰,原材料及人力成本支出占比大约在50%-60%区间,实践中可将不低于标价的50%作为成本的参考标准,并根据具体品类和时间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应引导行业协会建立行业成本核算中心,定期发布行业平均成本指数,为中小商户定价和行业规制提供参考基准。
根据长期对服务行业的跟踪研究,刘奕也提出了完善价格动态监测体系的前瞻性建议。在传统服务业存量竞争的大背景下,刘奕建议可考虑完善价格监测预警体系,针对重点服务消费领域开发价格竞争风险预警模型,重点关注行业平均可变成本、毛利率红线等指标,重视对行业价格变动频率和变动幅度的分析,提高价格治理基础能力。
策划:赵刚
统筹:陶媛
记者:张诗奇
制图:李瑞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