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AI何以获多国大使点赞?
——从夸克与DeepSeek看“以人为本”的技术普惠之路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随着2025年秋季学期的临近,中国各大高校即将迎来新一批海外学子。教育部2024年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在华留学生总数已突破50万人,同比2023年增长12.3%,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留学目的地国。如何快速适应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成为留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
近日,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等多国驻华大使在采访中一致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应用正深刻改变学生群体的学习方式,DeepSeek和夸克现在已经成为各国留学生的“标配”,不仅解决了语言、学习等现实难题,也展示出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技术普惠:从“精英专属”到“人人可用”
这些被大使们称为“标配”的工具,其普及根基何在?玻利维亚、埃及、委内瑞拉三国大使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国AI应用如DeepSeek和夸克具有低门槛、普惠性和强实用性的特点。玻利维亚驻华大使乌戈·西莱斯强调,“中国AI往往是免费的,任何学生都可以在手机上下载并使用。”埃及前驻华大使马哈茂德·阿莱姆也指出,这些AI工具“很实用,并不是技术上很复杂的那种,而且能很容易地响应普通人的许多需求”。
这种“人人可用”的普惠性,与西方AI发展路径形成鲜明对比。委内瑞拉驻华大使塞瓦略斯直言:“相比西方AI更多服务于精英群体,中国AI更聚焦大众需求,尤其是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再次凸显了一个重点,中国的人工智能始终以人为本。事实表明,技术是否先进,不仅体现在算法复杂度或科研论文数量上,更体现在能否真正落地、惠及普通人。中国AI正是通过“免费+易用+多功能”的组合策略,实现了从技术赋能到生活融合的跨越。
教育公平:AI如何成为留学生的“跨文化桥梁”?
面对初来乍到的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学习方式适应等普遍挑战,DeepSeek与夸克等AI应用正成为留学生破解难题的关键“钥匙”。夸克和DeepSeek不仅在语言翻译、文档处理、学术支持等方面提供助力,更在更深层面上推动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个性化供给。西莱斯大使提到,学生可用夸克“准备简历和学术材料”,甚至整合入学申请资料;阿莱姆大使则特别称赞夸克在高考备考中提供“1200万条可检索资料”,帮助学生“节省时间并更精准作答”。
值得注意的是,AI工具正在重构学习体验。塞瓦略斯大使指出,“学生可借助AI准备展示材料,输入必要的指令,让人工智能提供所需的信息,并帮助他们补充思考与分析”。这种人机协同的学习模式,不仅提升效率,更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AI不仅是工具,更是“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多位大使提到,实时翻译、同声传译等功能让非中文母语者“与当地社会零障碍沟通”,这种技术赋能的文化融入,正是中国AI“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体现。
全球镜鉴:从“单一模式”到“多元共生”
中国AI的发展路径,正在挑战以西方为中心的技术叙事。委内瑞拉大使塞瓦略斯指出:“美国的人工智能更多体现在商业化的使用上……而中国更加先进,强调人工智能与生活的融合,真正让人工智能服务于人民的日常。”中国AI之所以能“火出圈”,正是因为它回应了普通人最迫切的需求——快速、免费、易用、实用。
玻利维亚大使西莱斯表示:“中国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处于世界前列……我们必须去学习、深入研究并不断掌握人工智能这门科学。”埃及前大使阿莱姆也透露,埃及政府已决定从高中一年级起把人工智能设为必修课,“我也希望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在语言学习方面能够进一步发展,帮助更多非中文母语者学习中文。”
中国AI获多国大使点赞,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条清晰的发展逻辑:以用户为中心、以普惠为方向、以实用为标准。DeepSeek与夸克的成功,不仅是中国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科技向善”理念的实践。正如塞瓦略斯所说:“未来不仅在于科技的发展,更在于人类共享的重要价值观……归根结底,这才是我们的目标,确保所有人都能充满热情地享受生活,并且拥有不断前进、实现自我的机会。”在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全球竞争焦点的今天,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技术可以既是先进的,又是温暖的;既是高效的,又是普惠的。
而这,或许正是AI该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