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保障其他领域改革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十四五”期间,财政部门坚持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为一条工作主线,蹄疾步稳、循序渐进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加快形成预算管理更加科学、税收制度更加完善、财政体制更加健全的良好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找准“收、支、管”三个切口,向预算制度改革要效益。收入方面,主要是强化财政资源统筹。“过去4年,中央本级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规模,是‘十三五’同期的10倍多,增强了中央财政的调控保障能力。”廖岷介绍道。同时,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2024年跨省调剂规模达到2533亿元,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支出方面,主要优化支出结构,重点用好零基预算改革抓手。通过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大力整合专项资金,聚“零钱”为“整钱”,强化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管理方面,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全链条动态监测,强化预算评审、绩效评价,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其次,把握“促进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三大功能,向税制改革要活力。比如高质量发展方面,财政部全面实施了水资源费改税试点,推动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有力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社会公平方面,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2022年增设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2023年大幅提高“一老一小”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累计超6700万人受益。“再比如市场统一方面,规范税费优惠政策,加快税收立法,营造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我国现行18个税种已经有14个完成了立法。”廖岷说道。
最后,财政体制改革方面,财政部锚定“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三项目标,向财政体制改革要动力。更好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适当增加中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共同财政事权体系,做到权责清晰。加快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推动财力下沉,不断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促进财力协调。“我们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转移支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效,有力促进了区域均衡。”廖岷说道。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累计近50万亿元,支撑地方更好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