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人工智能论坛举办。其间,百度专利事务部总经理崔玲玲发表题为《知识产权加速AI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演讲,阐述了大模型时代知识产权功能的进化,并结合百度实践,分享了“AI知识产权+”行动方案的最新进展,探讨了AI发明专利审查规则完善路径。
据了解,百度始终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积淀了大量AI原创技术。百度不仅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完整技术闭环,更以“独立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重塑行业规则,其技术品牌影响力正从中国辐射至全球市场。
在论坛上,崔玲玲表示,人工智能专利的积累,正为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与大模型核心专利齐头并进,高价值知识产权,特别是高价值发明,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发展的重要基础。
崔玲玲认为,知识产权“协同应用”高度契合了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趋势和现实需求。AI技术是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的底层技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方式,有助于打破企业、行业之间的壁垒;通过创新联合体、专利池等方式,可以促进技术流动与共享,推动AI技术与各行各业的协同创新,从而加速AI技术的应用落地和迭代突破。
会上,崔玲玲还分享了百度AI专利在产业融合中的探索和实践。2024年,百度发布首个企业级“AI知识产权+”行动方案,2025年进一步升级为2.0版本,致力于打通AI专利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专利的产业化,赋能产业强链增效。目前, AI专利批量在工业制造、智能终端、智慧金融等上百个场景落地,专利技术惠及全国16个省市的百余家产业链企业。
基于百度的AI专利实践,针对AI发明专利客体、创造性、加快审查等方面的规则制度,崔玲玲分享了产业的经验和建议。例如,进一步降低大模型通用技术专利客体门槛,给予基础技术创新更多保护;重点关注提出技术问题的难度与具体应用场景结合,同时参考性能提升的测试数据、商业价值数据等,优化创造性的评价标准;给予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快速审查较低的准入标准等。大模型相关技术在专利法规定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独特性,还可以为大模型或通用人工智能专利在审查指南中设置单独的章节,以规范专利的申请和确权。
在本届年会人工智能展区,百度法律智能产品“法行宝”作为AI原生应用代表产品参展,吸引了众多与会者关注。法行宝是百度基于文心大模型与法律知识图谱打造的法律智能体,融合语言理解、推理分析与法律专业知识,能够实现对复杂法律问题的深度理解与精准回应。
在展示现场,法行宝向参会嘉宾演示了从专业法律问题咨询、案情分析,到个性化定制法律咨询意见书生成的全过程。其全场景、多角色支持能力,涵盖了婚姻家庭、劳动仲裁、合同纠纷、刑事辩护等多个常见法律服务领域。
据介绍,法行宝上线以来,已累计为超过7000万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累计解答法律问题超亿次,日均处理量超过8万次,成为国内领先的AI法律服务平台。(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