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拥有“中国荔枝之乡”美誉的广西钦州市灵山县,荔枝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荔枝产量突破19万吨,小小一颗荔枝果,正撬动起荔枝产业链年总产值超30亿元的大产值,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路径,已然成为了文旅新流量。
今年盛夏时,钦州市灵山县某农场的荔枝林喜获丰收,载着80公斤荔枝的农用无人机在荔枝林里来回穿梭,将满筐荔枝送往山脚下的冷链车。这些“空中搬运工”编织成立体物流网络,将丘陵地运输成本直降50%,抗旱打药的效率更是直接提升了5倍。
“在果园改造升级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农场负责人廖祖烈介绍,灵山县税务部门组建“税惠荔乡助荔发展”团队,深入农场现场讲解发票开具、免税申报等关键环节的政策内容、操作规程,帮助农场准确适用政策,促进农场经营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近年来,灵山县已构建起覆盖育种、种植、物流、销售的数字闭环,为荔枝产业铺设了通往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快车道”。广西灵山县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陈璜是一名返乡创业新农人,亲历了这些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他深谙科技兴农之道。他将荔枝吊运、桂鸟AI飞巡、滴滴打药等新技术应用于荔枝产业,为荔枝种植从“看天吃饭”向“知天而作”努力做出尝试。
数智化的应用改变着灵山荔枝的采摘和储运。在加快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过程中,资金也是关键一环。“得益于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2025年我们公司享受农产品增值税免税收入额超300万元,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到荔枝品种改良、数字化管理、设备升级等关键领域,从而提高荔枝的挂果率与品质。”陈璜说。
通过精深加工将荔枝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发展“荔枝+”产品,让荔枝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产品身价倍增、持续走俏。
在广西灵山县某食品有限公司荔枝深加工生产车间,经过刷果机、剥壳机、去核机、液氮速冻隧道等机器加工后,一箱完整的冷冻荔枝果肉便新鲜出炉。这些荔枝果肉可进一步深加工变成冷冻果汁等产品,从根本上缓解荔枝集中上市的销售压力。
“这是我们今年新增的生产线,可生产荔枝冷冻果肉、荔枝醋饮料、荔枝罐头等产品,具备日加工鲜荔枝200吨的生产能力。”广西灵山县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刘炳继说,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金额高达635万元。
为支持荔枝深加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灵山县税务部门以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切入点,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分析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生产经营成本和农产品核定扣除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帮助企业依法合规享受税收优惠,推动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实现技术转化并带来经济效益。(张保军 陈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