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启动仪式现场
珠江奔涌,青山如黛。9月16日,贵州省榕江县都柳江畔,2025年“习酒·吾老安康”珠江流域护林员关爱行动正式启动。
珠江流域的“守绿人”,他们日复一日巡护山林,年复一年守护生态,用脚步丈量群山,用岁月书写坚守。如今,习酒以“以爱致敬 山河长青”为名,将关爱与敬意送达这群生态卫士,让公益的温度与江河的脉搏同频共振。
跨越流域:从赤水河到珠江的绿色长征
珠江,这条绵延2214公里的华南母亲河,滋养着沿岸4省区亿万人民,维系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脉动。其流域森林覆盖率高达58.7%,年涵养水源量相当于30个西湖,生态价值不可估量。
林昌富致辞
“珠江流域一草一木关乎大湾区万家清泉,一沟一壑牵系全流域生态命脉。”习酒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林昌富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这番话道出了数万名护林员日复一日的坚守——他们平均每天行走15公里,默默守护着这片绿色长城。
潘建波致辞
榕江县拥有月亮山、雷公山、苗山侗水三大自然保护区,榕江县有几个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据榕江县政协主席潘建波介绍,榕江县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74.18%,位居全省第三、全州第一。在榕江县,5840名护林员用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创造了“村超”之外的又一个绿色奇迹。而放眼整个珠江流域,这样的“守绿人”已达数万之众。他们中有人30年穿坏140双胶鞋,有人巡护里程可绕地球4圈,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人不负青山”的深刻内涵。
吕良维介绍“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项目情况
习酒的公益脚步与这些绿色守护者同频共振。据“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吕良维介绍,过去的2年时间里,“习酒·吾老安康”基金会开展了赤水河流域护林员关爱行动、乌江流域护林员关爱行动,走进陕西省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致敬贵阳贵安退役军人等5次大型公益活动。此次珠江流域关爱行动,“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拟捐赠350万元善款,慰问贵州省、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750名珠江流域护林员,以此致敬他们长期以来在生态保护一线的默默坚守与贡献。
从“赤水经验”到“珠江方案”
从赤水河到乌江,再从乌江至珠江,“习酒·吾老安康”在三年多的时间中用持续的坚守与付出,构建起覆盖中国西南华南的生态公益网络。
这一公益行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准性”与“延续性”的双重赋能。习酒并非泛化资助,而是深入护林员工作场景,基于巡护难、待遇低等痛点定制支持方案。习酒将环保产业实践与生态公益深度融合——投资近11亿元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系统、义务植树3.4万余株等举措,让“绿色工厂”认证与“山河守护”行动互为表里,诠释了“产环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逻辑。
从物质帮扶到精神礼赞
习酒以君品文化为魂,将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熔铸成独具特色的公益实践。在珠江流域,这种文化理念正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护林员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习酒七十余载匠心酿造的执着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守护与传承的动人乐章。
珠江两岸,护林员们用脚步丈量群山的轮廓,用岁月记录森林的呼吸。他们中,有人守护东江源头三十余载,保障着下游千万人的饮水安全;有人穿梭于滇桂密林,为珍稀物种筑起生命屏障。此次活动不仅为这些生态卫士送去切实关怀,更让社会看见他们平凡中的伟大。这种“物质帮扶+精神礼赞”的双重关怀,彰显了企业公益的深度与温度。
活动现场
从赤水河到珠江,变的是地理坐标,不变的是文化传承。习酒将酿酒工艺中对自然的敬畏、对品质的坚守,转化为对生态守护者的致敬与支持。正如一坛老酒需要时光的沉淀,生态保护更需要代代相传的坚守。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习酒以文化为纽带,让传统酿造智慧与现代生态理念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珠江的浪花吟唱着永恒的生态诗篇,两岸的青山镌刻着无言的守护誓言。当“习酒·吾老安康”的温暖与珠江流域的绿意相遇,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次公益行动,更是一个民族对自然的深情告白,一个企业对大地的郑重承诺。
从赤水河畔到珠江源头,习酒以酒为媒,以心传绿,让君品文化在青山绿水间生根发芽。这既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千年智慧的当代践行。护林员们用一生守护的,不仅是眼前的葱茏,更是子孙后代的未来;习酒用心传递的,不仅是当下的温暖,更是永续发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