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培育和壮大绿色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加强准入管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面落实分区管控制度,严把“两高”(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准入关,将环评审批权限上收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实施台账式管理。“十四五”期间,全国“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的环评数量不断增加,2025年上半年两项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1.3%。另外,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共审批电子信息制造类的高技术产业项目环评文件1.46万个,涉及总投资6.28万亿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
强化标准引领,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生态环境部健全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完成了32项排放标准的制修订,以环境标准提升引领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更新,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十四五”以来,共有1.98亿吨焦化产能、1.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00多台燃煤锅炉实施有组织排放改造,传统产业展现了新面貌、焕发了新活力。
加快科技创新,激发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聚了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比如,在河北唐山,钢铁企业通过使用高炉煤气净化、焦炉煤气深度脱硫等技术,彻底摆脱了过去烟尘蔽日的景象,面貌焕然一新。这些年,通过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短流程电炉炼钢等新技术,生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钢铁生产体系。
发展绿色金融,助推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项目开发新模式创新,“十四五”以来,有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已获得授信金额2164亿元、发放贷款764亿元。2024年,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项目推介机制,首批项目签订的贷款合同已达到143亿元。
黄润秋介绍道,还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实践模式和路径创新。比如这些年,以城市的河流生态综合治理为抓手,通过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建立滨河绿化带和城市公园等,极大提升了城市品质,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动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黄润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