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7年 跨境客流超1亿人次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7年 跨境客流超1亿人次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5-09-24 09:32

  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迎来开通7周年。7年里,该客运段运送跨境客流达1.01亿人次,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和文旅融合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7年间,香港西九龙站直达目的地从最初的40多个车站增至如今的96个,逐步构建起一张高效便捷的跨区域客运网络。

  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旅客可快速抵达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三地通勤日益频繁;高铁向北延伸,可直达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向西而行,成都、重庆等西南重要城市近年也陆续纳入香港高铁“朋友圈”。据统计,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初期日均运送跨境旅客不到4万人次,到2025年已经上涨到近10万人次。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开通让粤港澳大湾区“双城生活”从概念变为现实。香港西九龙站到福田站最快14分钟、到深圳北站最快18分钟,到广州南站48分钟的“分钟级”通达,与香港地铁屯马线柯士甸站“零换乘”的设计,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开启高铁通勤模式。

  深圳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客流结构分析,截至今年8月,香港发往内地旅客中,发往广东省内占总比92.2%,其中深圳地区占总比38.4%,广州地区占总比34.3%;内地赴港旅客中,广东省内占总比78.7%,深圳地区占总比38.8%,广州地区占总比32.1%。这一分布既体现广深“双核驱动”效应,也反映大湾区城市群与内地其他地区的紧密联系。

  管静来自贵州,在香港工作,居住在深圳。每天,她乘坐地铁到达深圳北站,再换乘高铁前往香港西九龙站,到站半个小时后就能坐在办公室工位上。

  “高铁通勤便捷又舒适,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列车就到站了。”管静说,高铁的准时准点,让她可以把行程规划到分钟,即使偶尔加班赶不上车,高铁的“灵活行”退改签服务也能为她提供出行保障。

  据介绍,面对日益增长的客流,铁路部门推出“灵活行”“定期票”“计次票”等票务产品满足商务、旅游等多元需求。此外,深圳铁路部门还在深圳北站、福田站等重要枢纽的进站口、电梯、站台等关键区域增派志愿者,及时为旅客提供帮助。 (本报记者周科 毛思倩)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最大跨度断面市政交通隧道主体完工

  • 福建:渔船进港人员上岸 应对台风“桦加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