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电子信息制造业全面拥抱AI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电子信息制造业全面拥抱AI

来源:经济日报2025-10-16 09:40

  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的6英寸碳化硅晶圆。 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此次《行动方案》聚焦优供给、扩需求、强创新3个方面部署了16项任务。专家表示,这将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定增长,进一步提振产业投资与消费信心,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助力构建更为稳固的经济发展格局。

  提升产业竞争力

  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体量大、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发挥着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倍增器”作用。工信部数据显示,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连续12年居41个工业大类第一,出口交货值比重连续10年超40%。

  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电子制造业研究室主任马蓓蓓认为,《行动方案》注重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强化人才、资本支撑,将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此前,《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已实现高质量收官。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为11.8%,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总营收比重超15%。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表示,新的《行动方案》聚焦重点领域,面向行业应用和消费场景,统筹专项资源,持续强化电子产品供给水平,深化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深挖国内外个人消费和企业市场潜力,丰富消费电子新产品新场景,培育行业电子产品新业态;持续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助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电子信息相关企业正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智能制造转型、产业链协同创新等重点领域积极行动,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在浪潮智能终端(苏州)制造基地,智能搬运车有序运送着智能清洁机器人零部件,经组装、调试、测试等工序后,商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完成生产。近年来,浪潮深耕智能终端领域,构建“技术研发—敏捷生产—全球交付”一体化体系。浪潮智能终端董事长孙业志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柔性制造+共享加工”模式,用场景化智能终端与高端装备为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马蓓蓓认为,随着前瞻性基础性创新持续活跃,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开发、产品商业化落地、产业链布局等方面进程进一步提速,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电子领域新品发布踊跃,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应用生态正逐步构建。

  新技术加速赋能

  “随着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转变,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生产力与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成为进一步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引擎。”马蓓蓓表示。

  当前,以AI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马蓓蓓分析,在市场层面,AI技术爆发式扩张带动上游元器件领域市场活跃,成为支撑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层面,AI推动芯片向高能效、专用化升级,带动半导体产业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升级;在应用层面,算法与终端深度融合,加速智能体嵌入手机、PC等产品,推动整机智能化水平跃升,医疗电子、能源电子、工业电子等加速与AI融合,推动新应用培育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企业正加快将AI技术从概念验证转向深度落地,推动软硬件协同创新与生态体系重构。

  在近日召开的2025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发布了自研的3B(30亿模型参数规模)端侧多模态推理大模型,拥有出色的语言能力、多模态能力和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vivo副总裁、OS产品副总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表示,AI价值创造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vivo将进一步深化AI和操作系统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赵刚表示,随着“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各行业各领域将加大行业硬件智能体研发,培育制造、交通、物流、农业等行业智能硬件设备的新兴市场。

  推动全链条创新

  近几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展现出强劲韧性,工业经济稳增长的支柱作用进一步彰显。但也要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仍在攀升,国际市场需求和供应链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产业发展面临的周期性、结构性问题仍需着力破解,部分领域经过一段时间高速增长后进入调整阶段。

  马蓓蓓认为,《行动方案》一方面着力推动全链条创新驱动,强调推动创新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更加注重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进一步提速;另一方面从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推动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因地制宜推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层面进行布局,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动能。

  赵刚表示,《行动方案》的实施,将促进电子企业扩大新产能投资,推动新产品研发,优化新产品供给;加快AI硬件等新产品消费和新业态培育,做大新兴市场;鼓励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投入,培育新兴和未来产业,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提供持续动能。(赖奇春)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理响中国】开大门走大路,发展自己惠及他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