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金昱希)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0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经络”,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李超介绍,2024年《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印发后,多个部门出台了配套文件,各地也结合实际加强细化落实,长三角三省一市还联合出台了行动方案。在各项政策有力支持引导下,我国物流服务供给、设施设备、业务模式等不断向降本提质增效的方向转型发展。
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持续优化,181个国家物流枢纽、10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互联成网。
物流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已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干散货码头数量居世界首位,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
多式联运提速发展,国铁集团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铁水联运集装箱量同比增长近17%。这些变化,都推动实体经济运行效率持续提升。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2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0%,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持续保持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现代物流体系不仅为大国经济提速,也撑起大家的幸福生活。我国物流企业广泛应用无人配送车、自动分拣设备和智能快递柜,创新推广“快递+”服务模式,构建起多元化末端服务体系。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重点地区72小时妥投率超过85%,越来越多边远地区群众也能够通过快递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有关方面持续抓好《行动方案》工作落实,并结合编制相关领域“十五五”规划,加力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